遵循气候规律治理贵州生态环境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04-01-08
分享到:0

  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坚持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创建适宜人类生存、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优美生态环境,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贵州由于受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下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特征:气候温和湿润,立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热量较丰,两寒明显;雨量充沛,常有旱涝;总辐射弱,多散射光;阴雨少照,湿度较大,风速较小;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既有许多优势,也存在着某些不利的因素。贵州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14℃~18℃,无霜期为260天~330天,冬季各月平均温度为4℃~9℃,夏季各月平均温度为20℃~25℃;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1300毫米,比华北平原将近多一倍;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左右。在夏半年温度较高期间,降水集中,光照充足。这种温和湿润,热量丰富,降水充沛,热、水、光同期的生态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生长量大,恢复林草植被比较容易。贵州地势高差悬殊,西高东低,东西海拔高度相差2763米,形成各种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全省由低到高形成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五种气候类型。在水平距离不大而海拔相差较大的地区,立体气候更加显著。立体气候显著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分层布局、分层开发、综合利用、分层保护提供有利的条件。

  贵州不仅气候类型多样,而且由于喀斯特地区的地形复杂,山地、丘陵错综相间,造成局地气候多样、复杂和不连续。适宜多种植物的生育和繁衍,植物种类繁多。全省有维管植物6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2450种,草本植物1480多种,药用植物2800多种,有许多经济林木和中草药是贵州的名、优、特、稀植物,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在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中,就能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区布局适生的林种和草种,以及引进和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林草优良品种。因受静止锋的影响,贵州阴雨天气多,云量多,云层厚,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弱,大部分地区年总辐射在每平方米3349~4186兆焦耳之间,为国内太阳总辐射最少的地区之一。但贵州的散射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的比例特别大,特别是冬季散射辐射所占的比例在67%以上,个别年份几乎全部由散射辐射组成。这种总辐射弱,散射光多的气候特点,为发展喜阴、弃烈日的叶用经济作物和名、优、特、稀经济林木或作物以及珍贵的中草药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贵州气候对建设和治理喀斯特生态环境虽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灾情日益严重。例如,短时瞬间的大风天气和隆冬的雪凝天气可毁坏大片森林;高温高湿和高温干旱易诱发森林病虫害;由暴雨引起的山洪,易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冬春的连睛、温高、干燥和大风天气,极易诱发森林火灾;冬春的少雨干旱天气,影响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喀斯特地貌特有的渗水性强,加剧了干旱的发生和危害等。

  由于贵州地势差异悬殊,气候资源差别很大。在制订治理生态环境规划和安排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治理项目时,要根据海拔、气候、土壤、生物以及林草品种等进行综合考虑,切忌全省采取统一模型、统一措施、统一林种草种等。

  就全省来说,南部边缘地区和赤水河谷地区,海拔较低,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热量丰富,越冬条件好,降水充沛,宜重点发展要求热量条件较高、需水较多的河谷、山地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以及南亚热带特有的经济林和果树林等。黔西北高寒地区,海拔较高,大部分属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类型,热量较差,冬冷夏凉,冬长夏短,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没有夏天,降水较少,宜重点发展较耐寒耐旱的阔叶、针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中山灌丛草地,以及适应北亚带气候的经济林和果树林等。其余地区大多属中亚热带气候类型,热量和水分条件介于上述两个气候类型之间,其中、东部属全年湿润型,宜重点发展偏湿性常绿阔叶林,西南部属夏湿冬干型,宜重点发展偏干性常绿阔叶林,经济林和果树林以适应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为主。

  自然灾害不仅对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造成危害,而且还影响着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的各项活动等。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中要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容易出现旱涝地区兴修水利工程,可有效防御旱涝诱发的毁坏生态环境的灾害;冬春干燥季节,特别是出现连晴、温高、大风天气时,要加强林火管理,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开发坡耕地要进行等高耕作,进行坡改梯农田工程体系建设,减少地面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增强坡体抗冲蚀能力,防止和减轻滑坡、泥石流灾害;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尽量避免森林病虫害的大量发生。(来源于2004年1月8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吴俊铭 童碧庆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