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0-09-17 |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臭氧,为啥叫这个名字?嘿嘿,实在不好意思:因为臭嘛。虽然我是一种无色气体,但我身上总有一股特殊的味道。人类认识我,还得从150多年前说起,当时有一个叫先贝因的德国老头,他在做电解水和火花放电的实验时,嗅到了一股难闻的臭味,这种味道同自然界闪电产生后的气味十分相似,可能是臭味把他老人家熏晕了,于是他毫不留情地给我起了一个十分难听的名字:臭氧。
我居住在距离地面15公里至50公里的大气中,人们管这里叫“臭氧层”。“臭氧层”中的我们,主要是由太阳的紫外线制造出来的:当大气中的氧气分子受到短波紫外线照射时,就会分解成原子状态;氧原子的性格十分活跃,它与其他物质极易发生反应,包括与自己的父母——氧分子,它和氧分子一发生反应,便形成了我——臭氧。
我们在大气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全部的兄弟姊妹集中在一起,只有三公分薄的一小层,还不到大气的十万分之一。不过,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还真离不开由我们组成的“臭氧层”的保护。
“臭氧层”作用大得很,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一是保护作用。它能够吸收太阳光中波长在300微米以下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二是加热作用。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后,并不浪费,而是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从而使大气有一个升温层,这样的温度结构,对大气的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是温室气体作用。它处于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如果它被破坏,就会使地面的气温下降,影响到地球上生命的正常活动。
综合来看,在三个作用中,保护作用至关重要,所以,由我们组成的臭氧层,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地球保护伞”。
不过,近年来,臭氧层正在遭到破坏,我的兄弟姊妹,正在不断地离我而去。而凶手不是别人,正是受我们保护的人类自身。
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杀死我同胞的,是一种叫氯氟烃的化学物质,它是人类使用的电冰箱、空调等产品中排放出来的物质。氯氟烃类物质和卤代烃类物质一经释放,就会慢慢上升到地球大气圈的臭氧层顶部。在那里,紫外线会把这两类物质中的氯原子分解出来,它使我们臭氧家族不断遭到破坏,成员不断减少,臭氧层因此耗损而变得稀薄,甚至出现“空洞”,从而丧失了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也就失去了保护地球的作用。
不过,现在人类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保护我们不被破坏,人类把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并积极开发和使用绿色环保型制冷剂。相信在人类的努力下,我们还能像原来一样快乐幸福地生活,并切实肩负起保护人类和所有生灵的重任。 (来源于2010年9月17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