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水田种黑麦草技术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1997-11-10
分享到:0

  、适宜推广范围及推广前景

  我国南方冬水田面积达1.3亿多亩,每年因气候等原因只能种一季水稻。其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均未能充分利用。1991—1996年,四川省宜宾市气象局的同志通过对稻田不同耕制类型进行试验,筛选出水稻—黑麦草轮作利用冬水田最佳耕制模型,并对其配套技术、气象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已取得显著成绩。近几年,该技术已在四川省达川、宜宾等地试种成功。目前,我国南方各省都是利用旱地种植黑麦草。如果用30%的冬水田面积进行水稻—黑麦草轮作,以每亩收鲜草3000公斤计算,我国南方冬水田可产鲜草1170亿公斤,可养牛800多万头;养羊2000多万头,养兔4亿多只,牛、羊、兔产值分别达80亿元、65亿元和43亿元。

  冬水田种黑麦草是一项技术简单、投资少、规模大、周期短、效益高的农业适用技术。

  二、基本技术原理

  黑麦草原产于意大利,具有适应地中海冬半年阴湿多雨气候的生理机制,耐湿、耐寒、抗病虫害、根系发达,可以在水、旱地生长。根据这一特点,利用热季选择阴蔽、潮湿地块旱播育苗、稻谷收获后移栽(直播)在半旱式垄上,前期在湿润地中长根,中、后期在淹水中促分蘖长叶。

  三、农业气象指标

  黑麦草在10℃左右能较好生长,27℃以下为生长最适宜温度,35℃以上则生长不良。土温20℃时地上部分生长最盛。分蘖的最适宜温度为15℃。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5℃,耐湿怕旱。

  四、主要技术方法

  (一)育苗

  1.苗床选择。应选林下、房前屋后半阴半潮湿、土质肥沃、疏松通气、管理方便的地方。每亩大田需20平方米净苗床面积。

  2.作好苗床。挖松表土(深5厘米—6厘米),整平,然后撒2厘米—3厘米厚的腐熟土杂肥(如干牛粪、猪粪、草木灰等),耕细、混匀。开沟作厢,厢面宽120厘米。

        3.播种。6月上旬至8月底以前,在每20平方米苗床均匀撒播干种籽0.35公斤。
        播种后用人畜清粪水泼施,并用草木灰或土杂肥覆盖1厘米左右。
        4.苗床管理。经常浇水保持湿润,防止牲畜、昆虫等危害。三叶期苗床施尿素0.3公斤或泼施人畜粪。
       (二)栽培
       1.作垄。栽草前10天左右作粗垄,宽垄垄面宽为75厘米—80厘米,窄垄垄面宽为20厘米,垄沟深、宽均为35厘米—40厘米。粗垄作好后,在中、下等肥力田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左右或钙、镁、磷肥(油枯)25公斤—50公斤作底肥,然后再次作垄。
        2.移栽或直播。8月中旬至10月中旬,移栽已割1次—2次草的带泥草桩,规格为行距20厘米-27厘米,窝距20厘米,每窝栽7株。直播采取条播或点播,宽垄播3行-4行,窄垄播2行,行、窝距同前,亩播种量1公斤—1.25公斤。直播用草木灰盖种。
        3.追肥。移栽成活后或三叶期(直播田)每亩施尿素5公斤—10公斤,以后每割一次草追施一次肥,每亩共施尿素15公斤—20公斤;大肥田、屋基田不施肥或少施肥。
        4.割草与翻耕。割草4次—7次,每次在株高达40厘米—50厘米时进行,留桩高度6厘米—10厘米。栽稻秧前20天左右割草,之后,每亩施25公斤石灰或淹深水,加速草根腐烂,然后翻耕栽水稻。
        五、注意事项:
        1.严禁采用退化劣质草种。
        2.严禁直播打窝,出苗前要防止暴雨冲走草种;移栽深度应小于3厘米。
        3.提倡割草青贮或者晒干储存(应加保鲜防腐剂)。 (来源于1997年11月10日《中国气象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