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1999-07-29 |
今年早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为确保早稻丰收和晚稻高产,在“双夏”来临之际,务必做好以下“五防”:
一、防断水过早。早稻进入乳、黄熟期,正值高温伏天,由于气温高、日照强、蒸发量大,如果断水过早,会使稻株水分平衡失调,导致茎叶早衰、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造成早熟减产。因此,要求做到间歇灌溉,干干湿湿,干湿交替,以湿为主,一般在收割前3天—5天断水为宜。山区、半山区等缺水地区,要提倡“活水到老”。
二、防病虫危害。在今年早稻生育中、后期,由于受连日暴雨和洪涝的影响,致使后期多种病虫交替发生危害,特别是纹枯病和稻飞虱危害严重。晚稻秧苗由于生长嫩绿,易感染白叶枯病和稻蓟马等病虫害,应及时做好病虫防治工作。对早稻纹枯病和稻飞虱危害,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和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分别进行防治一次。对发生稻蓟马的晚秧田,每亩可用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200克—250克,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在拔秧前3天每亩秧田再用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50公斤喷雾,预防白叶枯病发生。
三、防台风袭击。7月下旬至8月初,正是受台风影响较多的季节,而此时又是各地早稻旺收大忙时期。为此,各地农户要注意收听当地气象台天气预报和台风消息,要在台风来临之前,及时组织抢收早稻,以免造成损失。
四、防早稻割青。往年各地都有一部分农民由于盲目求早,赶季节,割青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早稻丰产不丰收。因此,早稻在85%至90%谷粒呈金黄色时进行收割为宜,并做到早、中、迟熟品种分期分批收割,确保丰产丰收。
五、防高温败苗。晚稻插种时,正值高温伏天,容易引起插苗后败苗,影响晚稻早发。因此,在晚稻插秧时,要把好拔秧、插秧质量关。拔秧时尽量避免秧苗机械损伤,秧苗把不宜在烈日下曝晒,要做到插多少拔多少,不插隔夜秧;本田耕耙要平整,做到浅插匀播,插后灌深水护苗。晴天插秧尽量安排在下午4时后进行,以防止高温败苗。 (来源于1999年7月29日《中国气象报》作者:马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