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易伤老人“心”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00-08-03 |
近几年来,各地气温、尤其是夏季的温度频蹿新高,媒体还时不时地提醒公众:明日高温!敬请注意降温防晒,谨防危害身体健康。
高温天气常给人体健康带来诸多危害,尤其对老年人的危害最大。民间素有“老人最忌是伏天”之说,而最为关键的是对心脏的损害。通过对一些老人夏季死亡事例的分析,发现酷暑高温是老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
医疗科学表明,当人体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迟钝,注意力减退,协调活动不正常等现象,久而久之,就可能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同时,在高温环境下,唾液、胃液及胰液分泌相应减少,消化道的吸收功能也下降,与心脏活动有关的营养物质缺乏。另一方面,若老年人在高温时大量出汗,则又可引起血液变浓,使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加重。由于氯化钠的丧失偏多,吸收减少,使心肌应激性受到一定影响,从而造成心脏功能障碍,给老年人造成致命的威胁。
因此,在高温环境下老年人尤其要加强自我保护。通常在高温来临时,老年人更要保持情绪稳定,尽量减少活动,并尽可能穿透气性能好的衣服,尤以绵绸衣着为佳。家庭应备用防暑药,如清热解暑的“十滴水”、理气和中的“藿香正气水”、祛风舒气的“仁丹”、提神醒脑的“清凉油”、“风油精”等。另一方面,要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这对老年人来讲特别重要。水应少量多次饮用,保持日尿量在800毫升以上。为提高耐热能力,应增加植物脂肪、动物蛋白质以及高糖饮食。由于高温环境中维生素代谢增加,因此也应适当增加维生素B、C、A、E以及铁、钠、钾锌等矿物元素的摄入。 (来源于2000年8月3日《中国气象报》作者:毕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