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和体育运动的关联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08-04-22
分享到:0

  京2008奥运会提出的“绿色、人文、科技”三大理念以及奥运会的多项赛事,均与气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奥运气象服务筹备中,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专门邀请了奥组委体育部射击、射箭、棒球、沙滩排球、网球、垒球等多个项目的负责人给气象工作者介绍体育比赛中遇到的气象问题,气象专家王玉彬也受邀专程到奥组委给裁判和官员讲解气象知识。北京奥组委体育部射箭竞赛主任张秀芝在给气象工作者培训时介绍说:“风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但一般不会造成比赛终止,只有大风吹倒箭靶,比赛才会暂停;遇到雷雨和暴雨天气,会根据情况停止比赛,过后再继续比赛。”“天气预报对运动员的作用是使其做好应对坏天气的心理和技术准备,对赛事组织者的作用是使其做好应急预案,及时调整比赛日程。”体育工作者与气象工作的沟通交流不仅促进了奥运气象服务实施方案的细化,同时也提高了气象服务方案的针对性。奥运气象服务筹备进程,推动了气象工作服务各类体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气象条件对体育赛事的影响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限制性的,比如狂风暴雨限制了各项室外赛事进行,运动员在35℃以上高温酷暑下进行运动会造成中暑休克;第二类是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运动员在同一赛场虽可决出名次,但如果遇上高影响天气,则会使比赛成绩受到影响。例如,逆风使短跑成绩降低,顺风则使成绩提高,另外逆风可使投掷成绩提高;第三类是影响体能的发挥,使运动员发挥不出或者“超水平”发挥其体能。例如,温度适宜则能使运动员的体能效率高;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不仅影响人体排汗,影响体热散发外,还使运动员呼吸的氧量明显减少,从而影响二氧化碳的代谢,或者影响体能发挥等。

  体育活动是积极的典型的生命活动,气象环境、天气气候条件是包括体育在内的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研究气象和体育的关系,据此对某一些地区的气候和天气情况进行鉴定,可以评价该地区的体育气象资源条件,也可以合理安排具体项目以及各项运动最合适比赛时间、地点,为使运动员的体能得到最佳发挥提供科学依据。

  在奥运气象服务中,如果能够充分调动预报服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作天气预报时考虑到人体生命活动的特点及其他有关因素,考虑到气候、天气对人体抗逆性、可塑性的影响,并做好长中短期配套的预报服务和及时的预警服务,可能要比单纯的作通用天气预报效果好得多,将会大大的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气象服务的效益。 (来源于2008年4月22日《中国气象报》作者:杨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