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显示,马里兰大学和NASA的联合团队研究表明,印度可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硫排放国。
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雾-霾问题的污染物,它主要在煤燃烧时产生。新的研究发现,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75%,印度则增加了50%。印度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逐步超过中国。
这项研究发表在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论文的第一作者、马里兰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副研究员、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李灿(音)认为,中国二氧化硫排放快速下降远超预期,减排效果甚至超过气候模式中预估的数值。
中国和印度在用煤方面,是世界顶级消费者。两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多来自燃煤工厂和电厂,两国也都被雾-霾问题困扰。
自本世纪初起,中国开始控制排放量。“尽管发电量增长约100%,煤炭使用量增加约50%,但二氧化硫浓度在下降。”李灿说,这表明控制排放十分有效。而此前基于清查数据的各项研究均认为,中国最早到2030年才会降到现在的水平。
相比之下,印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在过去十年中增加了50%。2012年,印度建设了全国最大的火电厂,并且没有控制排放。
“目前,印度二氧化硫增长不会造成过多的健康问题,因为排放源并不在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但随着电厂的不断增多,这个问题将日益严重。”李灿说。
研究人员通过两种不同来源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结论。
第一种数据是收集的来自发电厂、汽车等的清查数据。这些清单虽然是重要的数据来源,但在发展中国家往往不完整,或者有些过时。而且这些数据不能预估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第二种数据来源于美国Aura卫星上搭载的臭氧检测仪(OMI)。OMI可以实时监测包括二氧化硫在内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弥补排放源清单的缺失。不过它只能监测到较大排放源,云层或其他大气条件也会干扰测量。
为此,李灿的团队联合加拿大环境气候变化中心的研究人员,基于OMI数据量化演算了排放量。此外,论文作者、马里兰大学大气和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拉塞尔·迪克森和李占清,还使用气象飞机在中国重污染地区进行二氧化硫浓度测量,对卫星数据进行校准。不过数据显示电厂大烟囱排出的废气已经有效地进行了脱硫。
李灿说,这些研究并没有反映地表的情况。他是美国OMI科学小组的成员,该小组强调通过卫星研究空气污染的重要性,尤其是对那些变化明显的地区。他希望该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气候模型,以提供更精确的预测数据。
(来源:NASA 编译:孙楠 责任编辑:王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