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助力农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0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唐山市委常委、副市长 刘建立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事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事关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大局。唐山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是气象灾害的高影响领域。因此唐山的防灾减灾任务艰巨。着力在加强气象能力建设和搞好服务上下功夫,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大力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全市气象为农服务能力逐年提高。

  一是加强气象观测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近年来,唐山市各级政府加大对气象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全市投资建成200个自动雨量观测站及一个由5套大气电场仪、闪电定位仪组成的雷电探测网络,并购置了3部气象应急指挥车。市气象部门完成国家布点的自动土壤湿度观测站7套、山洪灾害防御气象观测站69套以及风廓线雷达、风能观测塔、岸基海岛自动站等现代化气象观测设施,有效提高了唐山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并在汛期暴雨灾害防御、山区地质灾害预防、水库河流防汛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精细化气象观测的农业天气预报、主要农作物适宜播种期和收获期预报、农田土壤墒情预报等专业预报已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加大气象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提升农业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围绕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结合全市农业发展布局,唐山市精选大棚蔬菜、奶牛、海产品、香菇、板栗等八个重点项目,发展“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专项气象服务,打造针对性强、技术含量高的服务体系。目前,以遵化、迁安、迁西、滦县为代表的县(市、区)气象局已相继在当地香菇、蔬菜、花卉等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建设安装了特色农业小气候观测系统和电子屏实时显示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显示地温、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相关气象指标,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更为全面和及时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开辟农业气象综合服务、科技发展的新途径。

  三是抓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着力提升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唐山市制定了全市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标准和灾情调查规范,开展了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影响评估。市政府成立机构、编制、职责明确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中心,在各县(市、区)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组建由7500多名县、乡、村三级负责人组成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形成上下联动、“四位一体”的农业气象灾害早期预警与防范应对的联动机制。同时,着眼于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和作业效益,开展了冀东飞机人工增雨综合业务工程建设,并作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工程加以推进;实现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由应急向主动防御的转变,全面提高了唐山、承德、秦皇岛三市农业发展的趋利避害水平。

  四是做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着力提升农业气象决策服务能力。唐山市强化“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认真实施“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展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制定了《唐山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农业气象灾害区划》《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和《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研发农业气象服务平台,为提高农业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提供了支撑。我们严格执行《气象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开展了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落实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等制度,为农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切实加强气象为农服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更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唐山市将继续扎实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力争利用3年至5年的时间,在全市建立起一套“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为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叶海英)
 

  

相关新闻: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