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以来,河南“火力全开”,热得一骑绝尘,多地连续上榜全国高温十强,林州、济源等地突破日最高气温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和日最高气温超过40℃连续日数历史极值。
面对高温炙烤,河南省气象部门将做好高温天气防范应对气象服务作为检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实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递进式开展影响预报和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全力以赴备“烤”迎“烤”。
预报先行 防范部署紧盯“前哨”
高温天气来临前,河南气象部门早有预判。7月4日,今年以来河南最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刚过,一则标题为“5日至10日北中部将持续高温天气”的《重要天气报告》迅速发到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手中。省委、省政府领导迅速部署防范应对工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细化实化应对措施,严防高温天气引发的次生灾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随着省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省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同步将重大气象灾害高温四级应急响应升级为三级。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在省气象局召开全省高温天气防范应对调度会,会商研判高温对电力能源供应、交通、户外作业、公众健康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安全风险,部署高温防范应对管控措施。
闻“警”而动。国网河南电力公司迅速发布内部高温预警通知,配足抢修物资,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省交通运输厅加大高温预警地区视频调度,严格车辆动态监控;省应急管理厅印发安全提示函,督促各地落实高温天气安全生产各项举措。各地党政领导不断到气象部门现场部署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面向社会媒体,省气象局于7月4日和7日连续召开两次高温天气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高温成因,发布对行业、公众的风险提示和相关防范科普,高温天气条件下生产生活安全成为各媒体报道关注重点。
创新服务 筑牢重点领域“防火墙”
“我们充分利用智能巡检、无人机、在线监测等手段,提高设备带电检测的频次,动态评估设备运行状况,全力保障特高压设备安全稳定运行。”7月7日,在外电入豫的主通道——中牟特高压中州换流站内,站长李帅兵正带领电力保障人员紧锣密鼓地对特高压设备进行特检。
面对高温高负荷来袭,国网郑州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对重过载设备和线路开展特巡 罗浩 摄影
国网河南电力公司根据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信息,组织了737支抢修队伍,对全网重点区域线路开展巡视运维,完成高温持续期间的电网负荷及全省发电总量预测。
为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气象服务,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成立专班,紧紧围绕电力保供和电网安全运行服务需求,研发基于体感温度的电网高影响风险预报产品。中心副主任魏璐介绍:“专班每日制作《电力调度气象服务专报》,提供未来7天全省及18个地市高温风险预报产品和风光发电气象条件预报,并建立‘电力气象联合会商群’,实时共享预报预警信息。”
面对高温高负荷来袭,国网郑州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对重过载设备和线路开展特巡 罗浩 摄影
高速路面受到长时间的阳光炙烤,导致地表温度急速飙升,成为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在河南高速公路沿线,可变情报板上显示的路面高温警告信息随处可见,提醒来往车辆防范高温爆胎。
这一信息来源于省气象服务中心研发的高速公路路面高温预报产品。高温期间,省气象服务中心每日制作两期交通服务专报,滚动发布全省高速公路路面温度预报。省交通运输部门调整路政巡查时间,及时清理路面障碍物,并在各高速公路服务区提供过往车辆加水降温服务,降低车辆爆胎自燃风险。
眼下,正是各类秋作物苗期生长阶段。高温侵袭,如何夯实秋粮基础?田间管理是关键。基于全省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网监测数据,省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制作发布全省秋作物苗期高温风险预报图,指导缺墒地块避开高温时段,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灌溉作业。在长葛市和尚桥镇贾庄村,450亩玉米地已经完成滴灌管铺设,开启了补水保墒。
天气“热”情难却,“高烤”答题尽显本领。环卫部门增加洒水作业频次,医疗卫生机构增加相关急救药品储备,供水部门优化调度保障用水需求……河南省气象局按照“一过程一策”的要求,通过“两微一端”等平台开展伴随式高温天气科普宣传,为保障生产生活提供建议,确保从容迎夏、安全入夏、平稳度夏。
(作者:周爱春 陈争 马昕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