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灾气象保障服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重要部署在气象干部职工中引起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0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始终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

当前,我国仍处于主汛期,全国多地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仍然高发,气象防灾减灾形势依旧严峻。广大气象干部职工一致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重要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救灾气象保障服务。

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联动

不折不扣落实精准预警响应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表示,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抓实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各项工作,为防汛抗洪救灾提供有力气象保障。要不折不扣落实精准预警响应,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突出临灾预警,做好点对点精准预报和滚动更新,强化预警提示性、指向性,争取更多预警提前量。要进一步强化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政府和社会联动机制,规范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统筹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以优质汛期气象服务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精准预警是应对灾害天气的重要前提。预报与网络司司长梁丰表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准”与“快”为目标,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持续推进精细化气象预报能力提升。坚定不移发展自主可控的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业务体系,积极拥抱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科技新赛道,进一步深耕筑牢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的内在根基。同时要加强新时代预报员队伍建设,在实践考验中锻造出一支传承气象红色基因、驾驭现代预报技术,科学严谨、勇于担当的“预报铁军”。

“会议精准把握了当前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难点短板问题和发展蓝图,对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提出了更高标准、更高要求。”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会议重要部署让一线预报员更感到责任重大、责无旁贷,未来将以天气预报预警技术创新为向导,瞄准极端暴雨、台风、高温等灾害性天气,打出预报预警提前量,不断提升预报预警准确率、精细度。

作为国家级预警信息发布服务和“叫应”联动信息共享平台的业务运行部门负责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预警发布室主任王佳禾表示,目前该中心正在推进“预警+行业”智慧匹配能力建设,针对重点行业需求,将强化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风险预警发布策略和能力。未来,还将提升全国“叫应”服务能力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动预警信息“叫应”联动业务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加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快速评估能力建设。

加强灾害风险评估

提升流域一体化气象保障能力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全球变化大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强发,灾害风险加大,并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难度增大。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充分利用综合风险普查成果,通过科技转化,摸清气象灾害底数,识别高风险区域,评价各地气象灾害风险水平,发展国省一体的客观化灾害风险预估业务,支撑建立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主任王国复说,作为一线业务科技工作者,需加倍努力推进科技创新,针对重大气象灾害研制出更加精准的客观化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评估产品。

会议强调,要突出防御重点,流域性大洪水始终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江河流域的防洪调度工作谋划好、落实好,全面做好预案、队伍、物资和蓄滞洪区启用准备,保障大江大河安全度汛。

“保障流域安全度汛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气象部门责无旁贷。”天津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关福来说,天津市气象局将牢固树立全流域“一盘棋”观念,健全协调有序、反应迅速的流域联防机制,不断提升海河流域在水体监测、风险预警方面的能力,细化小流域责任制分区,优化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一体化气象保障服务,确保每条河流、每个湖泊、每个水库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同时加大针对山洪、中小河流洪水防御等气象风险技术研究。

在松辽流域,吉林省今年遭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对此省气象局采取“早监测、早报告、早预警”“提前准备、提级预警、提档响应”等措施应对。吉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海峰表示,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强化预警指向性,落实应急预案行动措施,优化“叫应”机制,持续强化灾害预报预警,扎实做好后续汛期气象服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完善递进式气象灾害预警服务

强化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

聚焦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近年来,气象部门因地制宜创新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围绕气象灾害演进发生的不同阶段,按照不同需求供给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并在这一过程中分级别、分区域精细化开展部门应急联动,调动社会力量,让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快速转化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行动力。

“这样的服务模式,是现有气象预报预警技术条件下防灾减灾救灾效益最大化的最优解。”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亚伟表示,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做好递进式服务,围绕气象灾害演进发生的不同阶段,按照不同需求供给预报预警服务产品。

江西省气象部门持续构建以“省级6小时风险预警、市级3小时风险通报、县级1小时风险‘叫应’”为核心,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强降水“631”风险预警工作机制,被国家防总列为地方典型经验做法。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傅敏宁表示,将以落实江西“强降水‘631’风险预警应对工作机制”为主攻方向,不断提升精准预报的支撑能力,通过完善省市县三级一体化平台优化短临预报业务,强化跟踪监测、滚动预报、影响服务、风险预警,进一步强化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预警联动,实现临灾预警信息第一时间推送影响区域基层责任人的精准靶向“叫应”。

深圳气象部门将“31631”预警预报服务模式、分时段分层级分人群的预警“叫应”机制、突发预警平台递进式靶向发布机制等作为防范化解汛期极端天气风险的重要手段。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兰红平表示,将开辟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气象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三条新赛道以提高精准预报水平,联合应急管理部门细化分灾种、分层级的气象预警“叫应”标准,实施“网格+气象”行动,推动“31631”模式标准化、流程化。

今年6月29日至30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遭受强降雨,“631”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服务,为各部门应急响应和居民防范灾害留足提前量。当地开展“叫应”服务400余次,紧急转移安置3150人,紧急避险转移4154人。省气象服务中心预警中心主任朱国强表示,要在提升服务精准性上继续发力。“我们会砥志研思,凸显气象事业的科技型和先导性作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值守,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如何根据地方实际做好直达基层的气象服务,是我们工作的第一要务。”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气象台台长罗菊英说,恩施州全境为山地,灾害天气多发频发。近年来,气象部门开展递进式服务,提前3天至5天预报灾害天气可能出现的时段和强度,提前24小时至48小时针对灾害过程发布专报,提前0小时至12小时参考雷达、卫星资料针对灾害发生区域发布临灾预警,并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及时点对点“叫应”提出防灾建议。

在福建,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仙游县日降水突破历史极值,木兰溪水位暴涨。县气象局每小时滚动提供未来两小时乡镇降水落区及降水量预报,形成“一库一策”调度建议,为当地科学决策、防洪抗灾赢得先机。仙游县气象局局长郑建伟表示,将进一步落实落细“1262”精细化城乡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强化决策服务和预警“叫应”,为县防指提前划定防范重点区、预置救援力量、转移高风险区域人员提供支撑。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气象局负责人喻义军认为,作为基层气象工作者,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时刻保持警惕,全力以赴应对每一次天气过程;要多了解百姓需求,加强内外部门联动;针对暴雨等突发性灾害性天气要加强跟踪监测,充分发挥“消息树”先导作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认真执行“三个叫应”机制;针对干旱等“慢性病”,结合本地生产发展需求,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发挥服务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杨春竹、曾彦彦、蔡冠勋、张欣彤、郭维、陈伟捷、张妍、徐文文、阳揣环、高迅芝等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吴彤 李悦 责任编辑:栾菲)

相关新闻: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