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举办,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104个单位的360个展项,全方位展示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气象部门通过展品展项、科普活动、专业讲解、科普文创展示等方式,为公众带来一场气象“科普盛宴”。
9月16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举办。图为公众前往参观 李根 摄影
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组织的“耕云播雨润民生”展区,公众不仅可以触摸到风云气象卫星实物模型,了解气象卫星是如何开展全球监测、全球服务的,还可以聆听来自空间天气专家对太空“天气预报”的科普讲解等。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的气象科普VR互动平台带来了全新沉浸式科普体验,公众可参与互动,模拟“穿越”台风,乘坐“时光机”感受世界各地的不同气候;同时,在这里公众还可以参与气候变化互动问答活动,领取气象科普文创产品,学习如何看云识天气等。北京市气象局、北京气象学会联合展出的科学实验展项,展示了大自然中云的形成过程、云中过冷水对飞机的危害以及人工增雨(雪)的原理,展品“气象生日大数据”提供了“有温度”的生日信息,防雷装置展示柜则让公众掌握更多防雷小知识。
图为公众在“耕云播雨润民生”展区体验气象VR设备 王省 摄影
在气象科普VR互动平台,公众通过参与互动,可以感受穿越台风带来的真实体验 李根 摄影
公众在看云识天气、1分钟秒懂水循环、气候变化互动问答等展台参观体验 李根 摄影
小朋友们在体验气象生日大数据,了解出生当天气温、风速等气象要素 李根 摄影
据悉,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于9月17日至23日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场活动于9月16日至24日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举办。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气象部门将在全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验性强、参与度大的科普活动,弘扬气象文化和科学精神,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助力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
(作者:李倩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