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努力扭转今夏洪涝影响,河北气象部门全链条发力——
抢抓时机让小麦“播下种好”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2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寒露已过,秋高气爽。在河北各地,农民和农机穿梭于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在部分地区今夏遭受洪涝灾害的背景下,河北省全力做好防灾减灾与单产提升,有序推进秋收秋种工作。

10月8日,在沧州市献县泛区张村乡农广家庭农场,一片片油菜苗刚刚探出土层。在不远处的另一片田地,正静待冬小麦播种。“叶片多,根系壮,这是9月13日开始播种的油菜。”农场负责人张永建介绍,今年8月,受台风“杜苏芮”和上游洪水影响,农场的3000亩地全部进水,根据县气象局的预报和沧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专家指导,他在1500亩受损较轻的土地上抢种了油菜,另外受损较重的1500亩土地延长透气晾墒时间,10月种植冬小麦。

随着河北省各地秋收秋种工作陆续开展,省气象局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等部门沟通,保持农情、墒情和气象信息在各部门间畅通,并提前进行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会商研判,指导各市、县气象部门做好不同区域和不同作物的气象服务。9月28日,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根据冬小麦适播期气象指标、冬前气候趋势和作物生长模型,对各地小麦适播期做出提醒。

10月7日至9日,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与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室的专家,在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等地联合考察夏玉米产量结构和品质,以及冬小麦备播情况,通过分析近期天气形势并与当地农民、种植大户、农业农村部门技术人员交流,针对播种时间提出建议。在10月10日至25日,全省迎来播种高峰。

10月15日,在饶阳县饶阳镇南关村,一台牵引着深松机械的大马力拖拉机正在地里来回作业。“深松土地的深度至少要达到30厘米,才能增加土壤透气性。”南关村党支部书记魏铁夯抓起一把土在手中捻了捻,“你看这深松效果确实不错,土壤松软透气,地温也适合现在播种冬小麦。”

受洪涝灾害影响,饶阳县一些受淹的土壤出现板结情况。为确保冬小麦如期播种,县农业农村、气象、农技推广等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受灾村庄,实地察看墒情,结合天气预报预警,指导农民适墒整地,还组织专业的农机合作社,在全县4个受灾乡镇开展深松整地作业,为冬小麦播种赢得时间。

县气象局农业气象人员对最新土壤墒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县域内大部分地块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提出“需洇地造墒,以确保冬小麦适时适墒播种”的指导意见,并指出15日至16日晴间多云,适宜冬小麦播种,制作服务专报报送县政府以及农业农村局,为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在该县留楚镇东崔村、胜利村等村的田地里,机械、人力齐上阵,旋耕、整地、播种不停歇。“寒露前后是冬小麦的最佳播种期,这两天我们加加班,争取早点儿把麦种播下去。”农机手刘宗博已忙碌了半日。

“针对今年受灾情况,我们与种子企业对接,优选了15种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推荐给农户,从选种、整地到播种开展全方位技术指导,全县今年冬小麦种植面积约22.8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830余亩,预计10月底全部完成播种任务。”饶阳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李瑞军说。

“第四茬苜蓿正值收获期,之后再种小麦。”在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考察过的黄骅市旧城镇,当地一家农场负责人刘德成说。

刘德成经营的农场共有7000多亩苜蓿种植田,为提高苜蓿产量,增加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效益,刘德成采取苜蓿、旱碱麦轮作的方式,改良盐碱土壤,提高经济效益。经过试验监测,苜蓿根部可以吸收固定氮,收获后地块的有机质远比玉米地块要高,更加适合小麦生长。

“去年尝试苜蓿与小麦轮作,每亩小麦增产50多公斤,今年扩大到3000亩,四茬苜蓿与小麦无缝衔接,实现双丰收。”刘德成说。

“旱碱麦浇灌完全靠雨水,对气象服务需求高,根据今年旱碱麦播种期农业气象指标、秋作物生育期情况,结合土壤墒情、旱碱麦冬前生长阶段的气候预测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当地旱碱麦适宜播种期为10月10日至20日,最晚播种期为10月28日至30日。”黄骅市气象局局长曹江介绍,气象部门将继续做好秋粮服务,通过微信群、大喇叭、短信等渠道发布服务信息,提醒种植户抢抓时机播种。

(作者:马洵 冀春燕 孙萌萌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