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中国气象局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复盘时要求
增强防范应对责任感紧迫感 全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4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3月14日,中国气象局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从技术角度深度复盘总结厄尔尼诺年背景下灾害性天气过程预报服务经验与不足,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未雨绸缪、周密部署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强调,要深刻认识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全力以赴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宝贵,总工程师宋善允与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主持。

  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中心,浙江、江苏、湖北、河北等省气象局回顾往年厄尔尼诺事件背景下的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监测预报服务工作,从技术角度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复盘总结,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其中,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借鉴。例如,2023年,国家气象中心首次启动全首席联合会商,以递进式预报、渐进式预警、贴近式服务应对“23·7”华北极端强降雨;应对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浙江气象部门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突出“早、细、密、广、融”;江苏气象部门应用强对流监测预警平台、多波段雷达协同观测等提前预报预警“9·19”强龙卷风;面对2020年“超长梅雨”,湖北气象部门将极端强降雨概率预报、精细分区面雨量预报、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等技术投入业务应用;河北气象部门建成历史个例库,建立判别指标,强化对极端高温的研判与跟踪式服务。

  会议强调,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应有之义,是气象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计民生的鲜明体现。要胸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大服务观”,深度融入各行各业,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全力以赴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会议就扎实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提出五方面要求。

  一要牢牢掌握灾害性天气规律的“金钥匙”。将灾害性天气规律研究作为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打破常规认识和思维定式,认真研究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规律和预测技术,为科学应对提供有力支撑。

  二要丰富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工具箱”。精益求精,建立健全多要素、立体化、高时空分辨率气象实况监测业务并加强应用;开展基于数值模式和人工智能等预报预警技术研究,推进分流域、分区域、分灾种精准预报业务能力建设;做好多时间尺度的递进式天气气候预测。

  三要下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先手棋”。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深度应用,推动行业数据共享,形成集约协同合力;建立完善国省一体的气象灾害风险预估业务体系,加强产品应用;面向高敏感行业和重点领域开展精准化、定量化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服务。

  四要打好防灾减灾主动互动联动“组合拳”。主动融入国家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建立健全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和社会响应机制;因地制宜开展递进式服务,推动数字化、场景化、移动式决策气象服务支撑能力提档升级;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完善高级别“叫应”预警标准、工作流程。

  五要用好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助推器”。按照“一过程一策”要求,发挥融媒体传播矩阵作用,做好宣传科普工作;鼓励预报员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公众知险避险;加强防灾减灾典型案例宣传,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会议还就做好汛前准备和汛前准备、春耕春播、森林草原防火气象服务,以及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部署。

  中国气象局相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与会。会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设立分会场。

(作者:吴彤 黄彬 责任编辑:徐嫩羽)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