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数据要素×气象服务典型案例⑥湖北:发挥数据价值倍增效应 打造新能源气象服务样板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6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在今年第一季度,湖北省新能源发电负荷六次创新高,首次新高发生于1月11日12时24分,全省新能源发电1709.13万千瓦,较去年极值增长32.66万千瓦,增幅2.90%,这正是该企业“巧”用“善”用气象数据为其带来的发展红利。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新能源创新团队(以下简称“新能源团队”)深入开展调研,挖掘并融合多源气象要素,提升了气象数据应用效益,有效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采用智能网格预报数据助力电网进行精准负荷,用“气象数据”之力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为新能源绿色发展贡献气象力量。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通过持续推进融合数值模式产品、风云卫星、电力生产等多源异构数据,形成了面向风光场站的风光一体化发电功率预报技术体系,研发了面向电网调度的气象预测、发电功率及电力负荷预测平台,推动气象融入新能源生产运营、电力交易、调度运行等多个场景,促进气象数据价值倍增。目前,已面向全国10多个省份输出相关技术,探索出新能源气象服务的“湖北样板”,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2023年,新能源团队将多时间尺度风光发电功率预报与灾害预警相结合,首次以湖北能源集团集控中心为试点,研发了新能源发电功率及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采用“一场一策”策略,融合了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专业模式产品,通过构建多种深度学习算法模型,针对不同地形气候条件的场站,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发电功率预测的准确率和电力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与气象预警服务系统

自2022年起,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以黄冈电力调度中心作为试点,研发了黄冈智能调度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及负荷预测支持系统,集中式管理全地区47个新能源场站,提供分区域的新能源发电预报、用电负荷预报等新产品,较好地支撑了黄冈地区电力绿色安全转型,多次收到来自黄冈电力调度部门的感谢信。

同时,新能源团队利用卫星数据,探索开展超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更进一步提高了光伏资源评估及光伏发电超短期预测准确性。他们基于风云系列静止和极轨气象卫星产品,采用地面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对卫星太阳辐射产品的本地化订正,首次绘制了湖北省1公里分辨率的太阳能资源图谱。此外,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模型,首次实现了基于卫星观测的超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报仿真试验平台

在2023年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发电精细化气象服务示范计划(SDP)中,省气象服务中心四项功率预测考核排名第一,在全国范围内打造湖北省气象部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报服务”品牌,形成了可复制的完整技术解决方案,先后为全国80多个新能源场站、集控中心和电力调度中心提供技术支撑,气象服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有效提升了气象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撑能力。

(作者:李傲 崔杨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