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持续推进气象探测装备国产化、高精度、智能化,做强做优做大气象装备制造、气象工程系统集成、气象数据综合应用三大优势产业,逐步实现气象探测装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建成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在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云集团”)印发的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成为最关键发展任务,被全面、系统、科学谋定。
作为气象观测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华云集团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心系“国之大者”,聚焦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中砥砺奋进、实干笃行。
解题:攀高逐新 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多次调研指导华云集团科技创新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远大的发展愿景、宏阔的社会责任、先进的企业文化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局党组的系列部署和要求,为华云集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科技型气象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是华云集团的一道必答题。如何解题?华云集团先从高层次平台载体上着力,用好创新体系中的“塔尖重器”。
华云集团整合内外科技研发资源,锚定气象装备领域国际国内技术前沿,集中力量成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该中心立足综合气象观测业务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气象装备制造、气象系统工程集成、气象数据综合应用领域,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产品,推动多参量激光雷达和机载探测设备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
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雷达站 华云集团供图
今年6月,中国气象局智能观测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获批成立。华云集团作为牵头建设单位,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智能观测技术前沿理论研究、重大科学问题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示范的前沿阵地,为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提供高水平支撑。
华云集团全面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加速建强平台载体,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量,今年设立和参加研发项目130余个,建立健全自研项目管理体系,用好“揭榜挂帅”等研发机制,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对标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三个高水平”,华云集团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合肥气象量子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等业务单位、科研机构、高校的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原创技术研发。
聚焦高水平基础业务能力,持之以恒提升装备质量和服务水平,研制大气激光雷达、高标准农田智能气象观测仪、风云卫星数据收集系统等智能化的气象设备。
聚焦高水平人才支撑,强化人才引进、重视人才培养,培养中国气象局高层次科技人才,建强集团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破题:立足核心 强力推进技术攻关
核心技术攻关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也是科技创新的难题。如何破题?华云集团从科技人才和重点领域入手,促进产业难题“破冰”攻关。
近年来,华云集团把人才作为创新之要,悉心“筑巢引凤”,厚植引才聚才沃土,坚持把人才引育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突出靶向引才、柔性汇才和人才梯队建设。
2023年以来,华云集团邀请30余名院士、专家组成各类研发机构的学术委员会,深化柔性汇才合作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博士、硕士等各类人才140余名,加大靶向引才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支持及创新团队计划,培养3名骨干成为中国气象局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遴选10余名集团专家人才和青年英才,组建11支创新团队,加强创新人才梯队建设。
2023年年底,在中国气象局指导支持下,华云集团通过“揭榜挂帅”攻克光腔结构设计等6项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国产化温室气体高精度分析仪,解决“卡脖子”问题。承担该项任务的华云集团温室气体观测创新团队负责人刘银锋介绍,仪器目前已在部分省份完成建设安装,并在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开展为期一年的观测试验,用于区域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在线监测,为区域碳排放定量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聚焦气象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华云集团组建的气象系统集成、卫星观测仿真、天气雷达系统、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等11支创新团队,锚定不同方向持续发力,强力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推动P波段标准风廓线雷达、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土壤水分(宇宙射线法)等近20项新型装备完成研制并取得使用许可。
北京市延庆区小海坨山顶上的S波段天气雷达 华云集团供图
多线并进齐发力,近两年来,华云集团在科技创新路上不懈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新获200余项知识产权成果,30余项发明专利,13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连续两届获全国气象雷达应用大赛一等奖,牵头编制22项国家或行业标准,7个项目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奖。
入题:持续深耕 筑牢业务支撑之基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创新的价值体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题。如何入题?华云集团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优势,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运用于“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气象业务支撑之中。
10月15日,在全国气象科技大会上,中国气象局公布了2024年度科技成果评价结果,华云集团牵头完成的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被评为优秀等级。在中国气象局带领和指导下,华云集团完成该设备研制,实现9种云和天气现象自动观测,并可扩展电线积冰雾、霾等7个要素的观测,具备分钟级、全天候、可回溯及更新快等优势,并于2023年在全国气象观测台站应用和业务化运行,助力解决地面气象自动观测“最后一公里”难题。
华云集团着力打造观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枢纽,助推新技术、新装备从“研发实验室”走向“业务观测站”。今年7月,台风“格美”给浙江带来狂风暴雨,华云集团联合浙江气象部门,在台风登陆前,利用自主研发的天气雷达精细化组网和垂直遥感等协同观测手段,精确锁定台风降水落区及移动方向,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聚焦气象高质量发展业务支撑能力提升,华云集团积极落实天气雷达标准化工作任务,完成天气雷达标准信号处理器相关研制工作,在浙江、上海及河北等地开展雷达多波段组网协同观测技术推广及业务应用;圆满完成风云三号F星、G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系统在轨测试、地面站维护及业务试运行……近年来,华云集团还将目光拓展至国外,承担巴基斯坦、老挝、韩国等天气监测系统建设项目,让我国更多的气象技术和服务在更辽阔的地域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考,华云集团将进一步强化履职尽责的担当意识、科技创新的前瞻意识、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意识,以时不我待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气象新篇章。
(作者:郝静 张鑫 宛霞 林禹彤 责任编辑:徐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