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服务

强化部门联动 提升精细化水平 确保颗粒归仓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3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内蒙古:精细化秋收气象服务全程伴随

金秋九月,内蒙古主要农区作物大面积进入成熟期。河套腹地塞上粮仓五原县117万亩葵花陆续成熟,有肥沃黑土地的呼伦贝尔市260万亩农作物喜开丰收镰,拉开了我国北部高寒地区秋收序幕。

内蒙古气象部门综合分析全区主要秋收作物播种以来的农业气象条件、未来天气气候趋势、作物产量气象预测模型结果、气候适宜度、遥感植被指数等因素,预计今年内蒙古粮食产量与去年持平或略有增加,有望再获丰收。

热量资源是影响内蒙古秋季粮食作物生长的主要因子,内蒙古秋季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就是初霜冻。气象部门表示,当前呼伦贝尔市中北部、锡林郭勒盟南部、乌兰察布市中部、包头市东部已经出现霜冻。

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调研民生工作时,要求气象部门提升保民生服务能力,重点做好霜冻气象服务。

9月17日,自治区气象局与农牧厅联合发布农牧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提醒未来三天内蒙古多地将出现霜冻,对玉米、马铃薯、大豆成熟收获有不利影响。

收到预警后,突泉县六户镇党委、政府专项安排部署防霜冻烟熏工作,并将霜冻蓝色预警信息发布到各村心连心微信群,动员群众做好设施农业大棚及大田的防霜冻准备工作。19日零时,全镇34个村护林员、网格员在144个烟雾点开展防霜冻工作,利用提前备好的秸秆、杂草及枯枝树叶点燃放烟。

“突泉县气象局提前5天就发来了降温预报,内蒙古气象局的专家还来现场指导了,这次霜冻我们应对及时,基本没有太大影响。”县种植大户高金柱说。

今春以来,内蒙古旱情较为严重,但旱情严重的包头市固阳县却满眼绿意,兴顺西镇羊场卜子村的种植大户王永强家500亩莜麦地丰收在望。

“气象部门抓紧开展了增雨作业,他们还和农牧局一起给我们现场指导,让我们抢种耐晚播的莜麦,秋季应该能保证产量。”王永强说。

当前,固阳县的莜麦长势正好,丰收在即,预计9月末开始收割。固阳县县长高瑜表示,固阳是农业大县,今年气象部门为全县经济发展立了功。

在增雨“开源”之外,气象科研成果更为合理灌溉“节流”做出贡献。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研发节水灌溉气象适用技术,通过作物发育期适宜灌溉土壤水分指标,实现灌溉时间和灌溉量滚动预报。

“农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看到精细到田块的灌溉预报,进而实现合理灌溉。”内蒙古农业气象专家、高级工程师武荣盛介绍。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开展示范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两万余亩,取得了良好的节水节电效果和经济效益。(王祯晗 徐琳琳 张静纯 刘璇)

9月18日,金秋时节,贵州省都匀市水稻喜获丰收,当地村民抢抓晴天抢收、晾晒稻谷。 图/文 肖伟

重庆:大旱之下保稳产

接连几场秋雨到来,重庆市天气渐渐转凉。连日来,在铜梁区平滩镇青杠村蔬菜基地里,菜农们抢抓农时,全力奋战秋播秋种。翻土、运苗、插苗,现场一片忙碌,在大家配合下,菜苗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地里。

“今年天太热,好多菜都枯死了,前几天气象局的同志来指导,说马上又要降温降雨了,正适合种菜,所以我们抓紧时间多种点,争取弥补一些前期损失。”菜农周超说,目前陆续在种的有油麦菜、小白菜、莴笋等蔬菜,预计11月后就能成熟上市。

眼下正值秋管、秋收、秋种的关键期。重庆气象部门加大服务力度,强化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根据农业气象条件、作物生长发育、墒情变化和秋收秋播进程,制作发布《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等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减少旱情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

9月6日,重庆市气象局就发布2022年夏季高温、强降水监测情况,以及秋收秋种气象适宜度预报,为各地秋收秋种排好“档期”。根据秋收秋种气象适宜度模型计算,气象专家建议重庆东南部和东北部高海拔地区应抓住晴好天气完成水稻收晒,中西部和东北部低海拔地区视墒情条件开展晚秋备耕与栽播,加强栽后田间管理。

渝东北的奉节县红土乡白鹤坝水稻基地作为该县的水稻示范基地,已发展水稻近2000亩。9月8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户抢收抢晒。随着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来回作业,切割、脱离、粉碎稻秆、装袋等工序一气呵成,一粒粒金黄的稻谷被收入“囊”中。

颗粒归仓图景背后,离不开气象服务。自7月出现高温天气以来,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对全市土壤墒情进行持续加密监测,逐日滚动发布监测数据,加强抗旱技术指导。基地负责人梁兴国表示,虽然8月的旱情对水稻造成了一定影响,但由于及时掌握天气信息,基地采取了多种抗旱措施,根据收割情况看,今年的水稻基本稳产。目前,当地粮食的抢收和烘干工作已进入尾声,正组织群众种植油菜、秋冬蔬菜、晚秋马铃薯等作物。(蒲希)

陕西:“气象+”绘出秋粮丰收画卷

正值收获季节,陕西田间地头,大家抢抓晴好天气收获农作物,确保颗粒归仓。

宁强县巴山镇石坝子村玉米田里机械轰鸣,尽管土地有些湿润,却是一派忙碌的秋收景象。手推式玉米单行收获机来回穿梭其间,玉米穗堆放在旁边空地。村民们忙着将玉米脱粒、晾晒、扬场……

今年陕西8月连续高温,后又遭遇连续秋淋天气,部分农田土壤含水量饱和,有的地块不同程度存有积水,农作物秸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倒伏,增加了收割困难,抢收成熟的玉米、水稻成了农民群众最迫切最紧急的心头事。

9月20日,陕西省气象局与省农业农村厅、省农技总站联合召开三秋服务第一次会商调度会,发力保收获,抢进度,最大限度减少农户损失。各部门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对接需求,明确分工和职责。

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艳莉介绍,针对今年8月后陕西大部晴热少雨、高温持续情况,气象部门及时上线一批智慧抗旱产品,利用卫星遥感监测与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结合自主研发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助手,实时生成全省未来几天高温日数地区分布图,通过叠加作物种植区域分布数据,实现水稻、玉米等作物高温热害风险等级自动计算,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保障。

秋收开展以来,陕西气象部门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增加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频次,扩大预警发布覆盖面,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形式服务广大农户、农业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

9月20日,陕西省气象局发布第一期全省秋收秋种秋管气象服务专报,建议陕南地区抓住晴天,抢收晾晒秋粮作物;渭北、陕北旱地秋粮区,适时晚收,抓住近期降水对秋粮籽粒增重的作用,提升秋粮产量。

陕西遥感卫星监测显示,陕南、关中秋粮收获自9月上旬已有序展开。全省秋粮收获面积已达430.43万亩,占预计秋粮收获面积15.1%,秋冬播种作物面积已达222.23万亩,渭北东部合阳县周边春玉米等秋粮收获已超6成,汉中盆地腹地城固、汉台周边水稻收获已基本结束。(马楠)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