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服务

稻香飘千里 气象助丰收
——江西气象部门助力粮食生产趋利避害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31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沃野千里,丰收在望。截至10月30日,江西省秋粮收获进度72%,油菜播种进度84.1%。

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在今年秋收秋种期间,江西省气象部门始终保持高度责任感,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助力粮食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金秋里的这捧收获,是对气象部门一直以来智慧谋划的回应。

做好“加法” 巧用“天时”趋利

“稳住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660万亩,产量力争达到439亿斤。”今年年初,江西省委、省政府在《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为全年粮食生产定下总体目标。

为此,江西省气象局将做好粮食生产全链条气象保障服务、强化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效果、提升粮食安全气象风险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年度重点任务,推广早稻早播早育气象适用技术,加强农业生产“全链条、伴随式”气象服务。

“今年,我们在全省建立100个示范点,开展早稻早播早育气象服务,各示范点早稻产量较常规播期的早稻每亩增产22.1公斤,提高4.6%。”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蔡哲介绍。

抚州市金溪县双塘镇种粮大户黄建明从2016年开始接触早稻早播气象适用技术,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效果,他很有感触:“6年的连续示范早播早稻育秧十分成功,早稻提前收割,晚稻生长时间更充足,每年都避开了寒露风影响,双季稻总产量达到1200公斤,高于全县平均产量,每亩增收80至100元。”

10月23日,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高标准富硒产业示范基地,2万多亩富硒水稻开镰收割,村民驾驶着收割机在进行收割作业。图/朱海鹏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农业科学院等部门专家指出,该技术在充分利用江西气候资源优势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双季水稻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早稻早播既可延长早稻生育期,提高产量和品质,又可有效降低早稻灌浆乳熟期遇高温、晚稻抽穗扬花期遇寒露风的风险,为助力水稻种植主体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气象技术支撑。

不止于此,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利用水稻遥感监测、水稻作物模型模拟监测等技术开展水稻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为政府提供决策建议的同时,向广大水稻种植主体提供服务。根据气候变化特点及江西水稻种植结构变化需求,建立“再生稻+油菜”、“双季稻+油菜”、“中稻+油菜”等适宜区划指标,为江西稻油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做好“减法” 捕捉“窗口”避害

“开展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发布,完善重大灾害或突发气象灾害的紧急响应机制。”这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中对气象工作提出的要求。

聚焦贯彻落实,今年4月,江西省气象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江西省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联合建设基础设施平台、联合调研、联合会商、联合制作产品、联合发布信息、联合全程服务的“六联合”机制,组建联合服务专家组,强化气象为农服务供给。

江西气象部门将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与农用天气预报结合,形成精细化的作物农用天气预报产品,开展作物全生育期的农业气象服务。同时,结合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根据智能网格预报、不同时段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等资料,制作全省低温连阴雨、高温热害、寒露风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制定早稻春季低温、早稻和中稻的高温热害及晚稻寒露风等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判别标准与防御措施。

9月中旬以来,江西气象、农业农村部门联合通过“江西微农”、“江西省农业农村”微信平台、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等途径,发布天气信息和农事生产建议信息,在天气晴好“窗口期”,指导农户加快秋收进度,合理安排时间收割、晾晒、储藏等。在每次降水天气过程后,及时提醒农户抢抓降雨带来的有利墒情,做好秋冬作物的播种与移栽工作。

“前几天在微信群里收到你们关于播种油菜的建议,我马上准备好油菜籽。雨后土壤水分比较充足,油菜也比去年播得早了,现在长势很好。”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油菜种植户毕成林打电话向农业气象技术人员表达感谢。

(作者:邓敏佳 李春晖 黄奕廷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