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荣榜

守望那朵雨做的云——走进贵州犁倭增雨防雹炮站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8日 来源:

  4月中旬,笔者来到贵州省清镇市犁倭增雨防雹炮站,围墙上“防灾减灾,气象先行”和“安全是人影工作生命线”的两条红色标语映入眼帘,一门高射炮傲立在小院中,两根黑黝黝的炮管斜对着天空,5名身穿迷彩服的炮员正在班长闵梦维的带领下保养高炮。

  确保安全就是对自己负责

  随着闵梦维一声令下,完成高炮保养任务的炮员迅速站成一排,在“炮后结合”的口令下,炮员迅速小跑到炮车后面整齐划一地转身、对齐、立正,并按命令飞快地登上炮车各就各位。

  3分钟后,“发射炮弹时出现卡弹故障。”二炮手胡大艳报告。闵梦维立即要求炮员关闭保险撤离现场,指示一炮手陈颗距离现场10米外警戒。10分钟以后,闵梦维上炮对故障予以排除。

  一场“虚惊”是犁倭炮站的必修课——演练训练。当天的演练训练持续了一个小时,而这也只是平时训练的一小项。

  为确保每次天气过程安全作业,炮班每周都要对装备的主要部件进行拆卸、擦拭,尤其是每次开展作业前都要认真检查和保养。在注重实践经验的同时,犁倭炮站给炮员发放了人影安全管理手册等资料,每天组织炮员学习装备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闵梦维说:“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严格训练的目的就是确保安全,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气象信息服务赋予炮站新责任

  近年来,犁倭炮站的职责不仅仅局限在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而是向气象信息服务等领域拓展,且犁倭炮站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闵梦维回忆道,去年5月21日16时许,犁倭乡打鼓村遭受大风、强降水、冰雹等天气袭击。在灾害发生前,犁倭炮站炮员及时将可能出现的灾害天气告知村支书张学贵,为村干部及时通知全村村民注意防范和避免人员伤亡赢得了宝贵时间。

  目前,贵阳市各级气象部门正在探索炮站防灾减灾综合信息传播、农村经济信息服务、气象信息服务和科普知识宣传等能力的建设。自2003年以来,在贵阳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全市人影炮站开始进行标准化建设,炮站工作环境和生活设施逐年得到改善。去年多个炮站还安装上宽带,可以随时接收预警信息和雷达回波资料。

  干工作还得讲奉献

  “平时没有天气过程的时候工作还算是有规律,一旦出现作业天气后,吃饭时间就成了未知数。”闵梦维说。

  笔者到犁倭炮站时,也是一年中炮站工作最紧张的时期之一。面对随时可能开展的作业,大家的神经整天都绷得紧紧的。而作业时间也一般在下午到晚上,有时还必须在凌晨作业。每逢有利于作业的天气过程,从监测预警、气象服务、作业准备、开展人影作业到信息上报,炮兵们一工作就是几个小时。当所有工作完成后,他们的肚子早就饿得直“打鼓”,而解决问题的最简便方法就是下碗面条。“简单但吃得舒畅!”副班长陈东海笑着说。

  今年才30岁出头的闵梦维,已经从事人影工作11年了。他告诉笔者,由于犁倭炮站的炮员队伍待遇不高和不稳定等因素,要开展好防雹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尽管工资不高,农忙季节也抽不出时间回家种地,家中的小孩得靠年迈的父母照看,犁倭炮站的炮员们并没有懈怠工作,因为他们认为干工作不能只谈收获,还得讲奉献。大家的心愿只有一个:让天上那片云多下点雨,少下点雹子。

(作者:石奎 刘贵玲 赵宝雨 责任编辑:李文勤)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