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汛期一线

预警发出 震区5万群众大转移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8日 来源:

  中国气象报记者倪永强 通讯员 韩树林

  屋漏偏遭连阴雨。

  7月24日下午,在地处岷县地震重灾区的梅川镇车路村,支部书记王柱同站在被地震夷为平地的村庄前,怎么也想不通,几小时后,大雨将会来临,袭扰2天前在地震中死里逃生的几百名群众。

  早上,王柱同几乎同时收到了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气象局的预警信息:24日下午开始到25日白天岷县有一次中雨,局地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受地震及降水过程影响,全县发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很高,请注意防范强降水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王柱同召集所有村干部,让大家分散到各个村子里,做撤离的准备工作,只等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撤离命令。

  “一个人也不能落下!”这是王柱同唯一的要求。

  夜里9时,天虽然阴得很厉害,但雨还没有下起来。

  定西市委书记杨子兴在地震重灾区禾驮乡遇到了正在检查预警信息发布情况的市气象局局长江少波。

  江少波说,根据群众反映,梅川镇永星村八铺社已经出现山体滑坡迹象。

  江少波坚定地告诉杨子兴:气象局监测到梅川镇永星村、永光村、车路村、马家沟村,禾驮乡拉路村,中寨镇同兴村等地震重灾区已开始下雨,今晚肯定有50毫米左右的大雨。

  紧急磋商后,岷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达了命令:有关乡、村、社抓紧排摸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迅速果断转移群众,坚决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最早受到关注的八铺社几乎在命令下达的同时,安全转移安置了21户98人村民。

 

  处在深山中的永星村在组织人员撤离中遇到了麻烦。

  村干部陈礼才说,山上在傍晚开始了降雨,随着雨量的渐渐增大,村干部们对灾情进行评估后认为,山顶上有个自然村,除了很多房屋除了倒塌外,还有一些房子有裂缝,如果被雨水冲刷,就可能有崩塌的危险。所以村干部们决定联系驻村的部队官兵寻求帮助。但由于降雨致山村道路湿滑,车辆难以行进,部队官兵选择步行冒雨行进了6公里才抵达该自然村,用了2个多小时,才将所有危房中的70多人村民全部安全转移至灾民安置点的帐篷内。

  位于震中区域的梅川镇永光村,是此次地震受损最严重的村庄。村支书郭永壁说,当天夜里12时之前,他们将村里一些居住在自行搭建的塑料布等简易帐篷里的群众,转移到了在村小学搭建的活动板房里。“由于缺少帐篷,两间活动板房里挤了100多名群众,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坐了一夜。”

  文斗村四社社长包建平说,他们社当晚也是把全村59户村民全部集中到地势较高的简易帐篷中度过了艰难的一夜。结果村庄后面的山体出现了滑坡,虽然房屋受损了,但没有人员伤亡。

  24日,地震灾区55个乡镇普遍出现中到大雨,并且最大雨量达47.6毫米,但由于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政府组织了含救灾人员在内50000余人的大转移,保证了地震灾区人员零伤亡。

  “这是个奇迹,也是我们最大的欣慰。”江少波说,“为了准确预报,我们集中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的力量;为了赢得群众撤离时间,我们提前12小时发出了预警信息;为了保证地震灾区所有的单位和个人收到降雨信息,我们除了向抗震救灾指挥部专报决策服务材料外,还采取了向灾区张贴纸质预报、向偏远村庄的信息员打电话等多种办法,仅通过气象部门建立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通信运营商全网发布、政府“惠农通”和“新闻办”手机短信发布预警信息就达160万条。”

  (责任编辑:赖敏)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