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汛期一线

王洪良的“角色人生”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1日 来源:

  中国气象报记者 孙彦

  今年58岁的王洪良,是山东省寿光市气象局局长。他与气象部门众多基层干部一样,守着一个小小的气象台站,观风测云,预报阴晴冷暖。与众不同的是,他凭着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精神,拓展了生命的宽度和深度,“演绎”了自己多彩的“角色人生”。

  

  好干部:一个人带动了一个单位

  寿光市委书记孙明亮多次在公共场合表示:“寿光就需要像王洪良这样的干部。”寿光市人大党组书记林立星也用“他一个人带动了一个单位”来评价王洪良。

  2005年,时年50岁的王洪良调任寿光市气象局局长。上任伊始,他就多方奔走、调研需求,制定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强局”的业务发展方向。他常说:“做好服务工作是气象立足之本”。

  设施农业是寿光市的支柱产业,蔬菜产品享誉全国。自2006年开始,在王洪良的带领下,寿光市气象局通过争取省、市气象局支持,加上自筹资金,建设了17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一个农田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两个蔬菜大棚9要素小气候自动观测站及观测大棚作物生长发育的实景监控系统,初步构建了寿光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服务体系。同时,寿光市气象局还在中国寿光蔬菜网和寿光气象等网站及时向菜农提供影响蔬菜生长的温室内温度、湿度、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地温、CO2浓度等多要素实时数据,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寿光市气象局被山东省气象局评为“为农服务先进集体”。

  为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王洪良多方奔走,争取到地方财政支持近百万元。2007年,投资340余万重新改建的寿光一流台站建成。而今,在寿光市气象局办公楼里,会议室、健身室、阅览室一应俱全,处处显示着现代化办公新气象。

  

  好“学生”:勤学不辍思路新

  王洪良出生于山东平度农村,高中毕业后在县拉机站工作。他坚信读书才能有最好的出路,所以在别人喝酒娱乐时,他都在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年,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王洪良顺利考取了潍坊市交通学校。毕业后他进入潍坊市气象局工作,从此与气象工作结缘。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平时看到好的文章句子都会摘抄下来,留着慢慢回味。任寿光市气象局局长期间,王洪良撰写了7篇科技论文,其中两篇发表于核心刊物。

  他经常跟职工说:“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是一辈子受益的事儿,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和条件,为什么不去充实自己呢,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王洪良深知人才对于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一个优秀的单位需要一支优秀的团队去创造”。初到寿光,他就把人才队伍建设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去做。在他的鼓励带动下,8年来,寿光市气象局先后有7人通过函授本科毕业,两人晋升为高级工程师,5人晋升为工程师。寿光市气象局9名在编职工中有6名工程师,2名高级工程师。

  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王洪良加大了科研的投入力度。在他的促进下,寿光市气象局近年来自立和参与省立、市立课题5个。其中“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研究”课题,获201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洪良也被寿光市政府记“三等功”一次。

  

  好党员:执政为民风气正

  寿光市委副书记杨德峰评价王洪良:“是寿光市气象局的里程碑,在他的带领下气象局脱胎换骨了。”近来来,在他的带领下,寿光市气象局获得荣誉无数:廉政工作多次获市纪委领导的赞扬,在全市党风廉政工作会议上被当作模范典型;多次被山东省气象局评为“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局务公开示范点”;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群众满意单位”称号。2012年和2013年,市委群工办对全市61个单位进行电话满意度调查,寿光市气象局连续两年位列前五名。王洪良个人连续7年被寿光市直机关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6年被潍坊市气象局评为“优秀工作者”。

  “不干则已,要干就要最好”是王洪良的工作信条。8年来,寿光气象局的整体面貌发生了质的改变。“严肃”是职工们对王洪良的第一印象,不过,他也有“柔情”的一面。职工遇到了难题,他会主动帮着解决。职工生病,他会拎着东西去登门探望。王洪良常说气象局是一个大家庭,他要对单位、对职工负起责任。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3年9月6日三版 责任编辑:赖敏)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