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气象厅:守护冬奥 气象服务保障先行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4日
中国气象报记者郝静 第23届冬奥会将于2018年2月9日至25日在韩国平昌举行。届时,韩国将成为世界上第6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冬季奥运会3项大赛的国家。 在冬季奥运会的赛场上,能见度、湿度、气温、风向等因素会影响裁判的判断和选手的成绩乃至安全,对气象服务保障提出更高要求。韩国气象厅在服务和保障重大赛事活动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 2015年11月,在世界气象组织倡导实施的天气预报示范项目和研究开发项目(FDP/RDP)的基础上,韩国气象厅结合实际提出了2018平昌冬奥会和残奥会国际合作试验(ICE-POP 2018)计划,就是要实现基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临近预报到短期预报的无缝衔接。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芬兰、俄罗斯、西班牙、瑞士、美国和英国等十余个国家的气象部门参与了这项计划。 冬奥会雪上运动多在山区开展,山区下垫面复杂,天气预报难度大。 在综合观测研究领域,韩国气象厅布设了稠密的观测试验站网,加强对复杂地形陆面、海洋综合影响的观测和认识,共运行10种类型105项监测设备。平昌地区有两部S波段天气雷达,在此基础上,在赛区及周边布设4个多频段天气雷达站;布设12个超级站,配备垂直X波段雷达、W波段测云雷达、微型降雨雷达、二维雨滴谱仪器等设备,加强对雷达监测的补充和订正,提高赛区的能见度、天空状况、日照、雪量、雪温等特种要素观测能力。同时,韩国气象厅还布设了7个探空站来加强垂直探测。针对海洋监测等,韩国气象厅采用卫星、车载、船载、机载等方式配备50余种监测设备,加强海气通量、海面状况、风及云微物理等监测。针对跳台滑雪项目,韩国气象厅在比赛场地的高、中、低点共设有5个包括目前天气和能见度等多要素的天气观测传感器,1个包括云高计、超声波风速计、雪测量仪、雪监测仪、雪表面温度计等在内的自动天气系统和1个预报点。 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火炬接力等都是重头戏。对此,韩国气象厅提供了精细的天气预报服务,设有16个预报点,其中包括14个积雪预报点。他们还将提供精细到每个比赛场地的0-10天的无缝隙精细化预报,包括逐15分钟的0-2小时临近预报、逐小时的2-24小时预报、逐3小时的1-3天预报和逐12小时的4-10天预报,对天气、温度、湿度、雨水、能见度、风、雪等天气要素进行预报。韩国气象厅特别开通了网站和手机主页,为公众提供实时的天气预报和观测信息。 平昌阿尔卑西亚跳台滑雪中心。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在数值天气预报及临近预报研究方面,韩国气象厅构建了复杂地形下的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致力于改进复杂地形下的高分辨率模型和降雪相关物理过程,提升低能见度和降水相态等的预测精度。特别是在ICE-POP2018中,韩国气象厅通过不同模式系统发展,加强次公里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中尺度冬季天气系统的预报性能对比分析研究。在韩国业务运行中,加强对临近预报技术方法的对比研究,加强对雪、雾、低云等物理过程研究分析,为预报员提供更多支撑。 今年1月,韩国气象厅为测试赛提供了保障服务,并在下半年分别成立气象服务策划团队,开展预报员培训并派出专家入驻冬奥组委会。 据悉,在冬奥会举行期间,韩国气象厅还将派出百余人的天气服务团队进驻奥委会赛场,设立天气预报中心、业务运行中心、天气信息中心等,为奥委会和运动员实时提供赛场定时、定量的精细化天气信息。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7年12月13日三版 责任编辑:吴鹏) 往期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