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鱼米之乡”好春光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8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草木蔓发,农忙正当时。

在被誉为“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粮食产区,一行行秧苗插满水田,一列列麦苗陆续拔节孕穗,成片的油菜花开满园。环环相扣的气象服务,为这热闹的春耕画卷添上一抹亮色。

勤——

及时发预警,做好“田保姆”

在广袤的田野里,农民挥洒汗水,农机来往穿梭。在灾害性天气来临前,气象部门总会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送达每个农户。

近期,湖南省湘潭市遭遇一轮强冷空气过程,48小时内降温10℃以上,对早稻育秧非常不利。但当地姜畲镇新城村的种粮大户易美却丝毫不慌,因为她早早就根据气象预警为早稻秧田盖好了膜,提高泥温和苗床温度。这次降温一点也不耽误她家的生产进度。

湖南省吉首市的油菜花已处于绿熟期。“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长期与市气象局保持密切合作的市农业农村局粮油站高级农艺师张绍艳说起“农业气象经”来头头是道,“5月上中旬就要迎来油菜收获的黄金期,更要关注气象信息,以免功亏一篑。”

让农户、相关部门如此重视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怎么才能在确保专业性的同时发挥最大效益?

湖北气象部门探索出一条新路径:积极与农业农村部门专家沟通对接,拟定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方案,提出农业气象灾害对不同作物的致灾风险预警指标,并对风险预警产品内容、格式、发布等进行规范;同时完善基于智能网格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产品体系,提高服务精细化水平。

要让作物长得好、收成好,光靠及时预警还不够,做好田间管理也相当重要。

在浙江,小麦进入生长关键期和病虫害防治关键期,嘉兴市余新镇金星村种粮大户蔡新华的地头就来了一批由市气象局、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专家组成的“问诊队”。专家带来的《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服务手册》详细介绍了小麦生长全周期适宜的气象条件、气象致灾因子、阶段性影响灾害和应对措施,成了当地种粮大户开展农事的重要指南。

当下,田间管理越发智能化,对气象服务也提出新要求。

在湖北武汉,无人机低空掠过,将肥料均匀地撒在新洲区新湖村的3000亩高标准农田里。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了解最新的天气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了‘知天而作’,高标准农田亩均增产54公斤,也就是说每亩能多赚100多元。”站在田垄边,农户王汉华看着绿油油的小苗信心满满地表示,有了直通式、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今年的丰收一定不成问题。

从一粒种子到一捧粮食,气象服务全程在线。聚焦重大灾害性天气和农业高敏感天气,围绕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和防治,气象部门正全力以赴,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巧——

信息技术加持,科技成果普惠农户

暮春四月,在湖北省监利市黄歇口镇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示范田里,旋耕机、插秧机、植保飞机分工协作,田块翻耕和早稻插秧同步推进。

“自从了解了作物生长的气象规律,还有专家指导,田里的作物长势更好了。”合作社理事长毕利霞说。多年来,湖北气象部门针对早稻、中稻、晚稻和玉米等不同农作物建立了精细化预报模型,积极开展病虫害预报技术研发,为当地守护粮食生产底线贡献科技力量。

如果说,气象科技带给湖北农户的是“动”的指引,那带给江西农户的就是“闲”的底气。

往年谷雨时节,是江西省吉安县种粮大户肖建武最忙的时候,处处要为用人用工发愁。今年,有了气象专家传授的早稻早播技术,他比去年提前5至10天播下秧苗,“抛秧时不用再和别家抢人啦!”

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主导研发了早稻早播技术,并在今年春耕春播期间联合省农业农村厅面向全省双季稻种植区进行推广。针对早稻早播可能遭遇的“倒春寒”等问题,气象联合农业农村部门专家组成早稻早播农业气象服务工作队伍,线上线下开展跟踪式点对点服务。

截至4月15日,江西超过90%的早稻种植示范点已完成秧苗移栽,生育期普遍提前一周左右。“这不仅能让农户错峰用工、节约成本,还能提升晚稻品质,实现粮食生产增产增效的目标。”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蔡哲说。

有了数字信息技术加持,气象“科技树”结出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惠及千万农户——

“下雨天整地、施用底肥,等到下周天晴以后就可以抛秧了。”4月16日一早,湖南省湘乡市荣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长舒纲举通过“天帮忙”手机App捕捉到天气变化后,就领着农机手,冒着细雨,开足马力平整田地。汛期到来,雨水“接棒”,催着农户加快早稻犁耙田进度,通过这个手机App,舒纲举可以与气象、农技专家零距离交流,干起活儿来更是信心满满。此前,他已根据气象专家建议抓住晴好天气,完成了近千亩稻田的插秧工作。

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北部最大的粮食合作社、最主要的水稻育秧基地泉溪镇跃平粮食合作社,负责人高跃平正移栽秧苗。3月,受冷空气影响,当地气温骤升骤降,而气象部门通过直通式气象服务平台提醒农户适时揭膜、覆膜,最大限度减轻不利天气影响。依托这一平台,精细、智能、覆盖水稻全生长期的气象服务辐射全县81个水稻种植大户。

在各地气象部门的积极探索下,遥感卫星捕捉到更精细的农业数据,5G技术支撑起覆盖面更广阔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气象应用场景更是全方位融入各地数字农业,成为粮食丰收的重要保障。

(张晓晨、张漪俊、钟颖婷、高迅芝、郭黎、吴丽红、戴帅汝、张美丽、刘玥、戴丽光、彭钰媛、林志坚、蔡哲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吴卉 叶奕宏 责任编辑:闫泓)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