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贯彻落实

蓄力全面振兴新突破 省部合作推动辽宁气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7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今年元旦假期,辽宁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实现双增长。一系列冬季主题活动,让广大游客充分感受到嬉冰雪、泡温泉、赏花灯、品美食的激情与欢乐。辽宁省气象局也收到来自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感谢信,感谢其在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不仅是文旅气象服务,近年来,辽宁省气象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气象保障等领域取得进展。2023年12月14日,在辽宁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第四次省部合作联席会上,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指出,辽宁扛牢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如期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离不开气象服务保障。

自第三次省部联席会议后,通过实施“十四五”重点工程等项目,中国气象局与辽宁省政府在气象灾害防御、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拉紧了省部通力合作的纽带。辽宁省气象局紧抓机遇,锚定“东北当排头、全国争一流”目标,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成效显著。

借强基之力 筑安全防线

近年来,辽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在2020年台风“三连击”、2021年“11·7”特大暴雪、2022年盘锦绕阳河溃口封堵和汛期多场极端暴雨等气象服务保障中,辽宁省气象局始终坚持预报预警先行、科技创新发展、层层部署推进,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2年,中国气象局批复《辽宁“一圈一带两区”气象保障服务现代化建设先行试点方案》,与辽宁省政府携手共助省气象部门开展基层台站、气象雷达、气象观测站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辽宁省气象局抓住机遇,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和改革创新“双轮”驱动,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牵头开展东北冷涡科研业务能力提升攻关,联合中央气象台发布《东北冷涡监测预报公报》;构建“一个评价牵引、四抓四促支撑”的现代化预警业务发展模式,完善“31631”递进式气象灾害预报服务模式,汛期重大天气过程暴雨预警信号平均准确率超过90%;在全国率先开展精细到县(区)的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号标准修订,空间精细度提升50%以上,制作发布速度提升至秒级,应急预警流程简化50%以上。

2023年6月1日,辽宁三地先后出现龙卷风,国省气象部门联动,全方位开展应急服务。根据气象部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应急管理、公安、住建、消防、电力等部门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龙卷风出现后,省、市、县气象局主要领导立即对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开展“叫应”,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为组织开展现场清理、电力抢修、居民安抚和灾情核查等工作提供跟踪服务,辽宁省委书记郝鹏赞扬称,省气象局气象服务工作及时有力,展现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专业水平。

 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值班首席预报员杨磊在分析龙卷风过程雷达资料张广梅 摄影

聚振兴之力 丰百姓粮仓

得益于省政府政策、项目、资金多重支持,辽宁气象观测布局日益完善,监测、预报、预警水平稳步提高。

2023年,辽宁新建139个覆盖旱田、水田、林果设施的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站,有效弥补了综合农情气象观测短板,智慧农业气象观测站实现粮食主产县全覆盖;9月9日,辽宁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所有市、县级政府也随之出台配套文件,形成了省、市、县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凝聚了推动辽宁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辽宁省气象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开展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2023年辽宁省粮食总产量达2563.4万吨,居全国第12位,粮食主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为定量评估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度,根据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的特点,2023年初,辽宁省气象局在锦州、铁岭选取6组试验地块,开展玉米生长全周期气象服务效益评价对比试验;4月,辽宁经历罕见倒春寒,铁岭、锦州气象部门监测冻土深度、地温、墒情实况,跟踪预报,确定最佳播种窗口期,并发布精细到试验地块的春播气象服务产品。

铁岭市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忠华对气象服务深有感触:“从前种地是凭感觉、凭经验,现在是气象部门让我啥时候播种、啥时候打药,我就啥时候做。”他的气象服务全响应试验地块,出苗率高达92.5%,每亩4054株,比无响应地块多400株左右。秋收后,经农业农村、统计、气象三部门联合对比评估显示,气象服务全响应地块平均亩产提高76.34公斤,经济效益增加约198元。

对比试验厘清了气象“软服务”对玉米单产提升的时间、成本、管理和产量4类定量化效益贡献,检验了精密综合监测和精准影响预报的“硬实力”,综合计算玉米生长全周期农业气象预报服务效益,由定性化效益评价转变为定量化效益评价。

挖气候资源 建绿色辽宁

2023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辽宁蓝天常见、碧水长流,绿色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省气象局通过联合地方政府全链条挖掘气候资源价值和效益,用好气候生态标志品牌,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生态安全气象保障成效显著。

自2021年起,辽宁省气象部门不断发挥专业优势,提供空气质量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开展精细化花期预报,创新推出景观指数预报,助力鞍山千山景区、桓仁县、西丰县、北票、弓长岭等5地陆续获评“中国天然氧吧”,为推进美丽辽宁建设提供支撑。2021年2月,丹东市成功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市”,成为北方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2023年,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生态优势,庄河市晋升全国37个“避暑旅游目的地”之一,为加快建设区域引领性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北黄海生态型现代化海滨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有了“气候名片”,文旅融合发展效益显著。去年“十一”假期,千山景区共接待游客13.3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33%。“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文旅产业正成为辽宁振兴发展的主力,辽宁省气象部门也不断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力守护绿水青山,助力辽宁走出一条既有“含绿量”更有“含金量”的发展路径。

联动齐发力 保电力畅通

据统计,近10年,辽宁省输电线路跳闸原因中,气象灾害占比超60%。辽宁气象和电力部门深化合作,联合成立辽宁电力气象预警中心,省气象局派专员赴电力部门开展能源保供专项行动,精准服务迎峰度冬、迎峰度夏,共同抵御极端天气,服务社会民生。

2023年8月11日至14日,受台风“卡努”影响,风雨持续影响辽宁地区。早在“卡努”生成初期,辽宁省气象部门就严密监视,国网辽宁电力与省气象局开展联合会商,研判大风及降雨对电力设备尤其是密集输电线路可能产生的影响。

电力气象预警中心专员紧跟台风位置变化及路径,利用辽宁省气象局5公里分辨率智能网格预报,以及大风、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产品,实现定量化预报预警台风对辽宁的风雨影响,并结合辽宁电网分布,制作发布《辽宁电网台风预警专报》,提供精细至输电线路的气象灾害风险及影响预报。

 台风“卡努”期间,在辽宁电力气象预警中心大厅,气象与电力部门共同值守。马东雷 摄影

国网辽宁电力公司根据接收到的专报信息和电网运行情况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超前防控、提前部署,强化特巡特护,确保输电通道的安全。

“未来,我们将积极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气象服务保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质效,努力在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气象篇章。”辽宁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怀亮说。

(作者:蔡冰 李党红 马东雷 责任编辑:徐嫩羽)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