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0-04-06
分享到:0

  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如石芽、石沟、石林、峰林、落水洞、漏斗、喀斯特洼地、溶洞、地下河等。在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面往往奇峰林立,地表水系比较缺乏,但地下水系却比较发达。亚洲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中南半岛、小亚细亚半岛、阿拉伯半岛、西伯利亚等地。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类型之多,为世界罕见。在中国,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碳酸盐类岩石 (如石灰石、白云岩、石膏和岩盐等)分布很广。据不完全统计,总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其中,裸露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埋藏的碳酸盐岩石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碳酸盐岩石在全国各省均有分布,但以桂、黔和滇东部地区分布最广。湘西、鄂西、川东、鲁、晋等地,碳酸盐岩石分布的面积也较广。

  喀斯特地区地表异常缺水和多洪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华北一些石灰岩分布地区,地下水在山前以泉的方式流出。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泉,对工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南方多地下河,引喀斯特泉堵地下河、钻井提水等方法可解决工农业用水。地下河纵剖面呈阶梯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筑坝发电。但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洞穴,常造成水库渗漏,对坝体、交通线和厂矿建筑等构成威胁。研究和探测地下洞穴的分布,及时采取措施,是喀斯特地区建设成功的关键。 (来源于2010年4月6日《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