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低温对荔枝坐果的影响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1999-10-14 |
暖冬气候、“大小年”现象、花期“倒春寒”和干旱,是影响荔枝生产的四大因素。然而,选择合适的品种和加强管理,能使荔枝高产稳产。
冬季温度低,次年有较多的荔枝开花结果;暖冬年份,次年很少有荔枝开花结果,说明荔枝产量与冬季温度条件有密切关系,存在着温敏现象。但是,荔枝品种间的温敏成花习性并不一致,有的品种需要很低的温度才能成花,有的品种在正常的温度条件下也能成花,有的品种甚至在暖冬年也能正常开花。即每个荔枝品种都有一个特定的花芽分化临界温度值,低于此值就能开花结果,高于此值就难以开花结果。据研究,荔枝早熟种应选择花芽分化临界温度在14℃以上的品种,中熟种应选择花芽分化临界温度在12℃以上的品种,才能确保在暖冬年份也能开花,为荔枝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有些荔枝品种在结果后,要隔1年甚至几年才能恢复挂果,存在着“大小年”现象,而有的品种则是多年果实累累。荔枝“大小年”现象与采果后至下一次果实成熟期间的养分积累周期有直接关系。种植养分积累期接近1年的品种,在采果后经过几个月的管理,树体的养分已积累到一定水平,再经过冬季人工补给氨基酸类叶面肥和环割强迫积累,可用1年时间完成1年多时间的养分积累量,保证荔枝有足够的养分,确保每年都能开花结果。
荔枝花期至幼果期如遇“倒春寒”或干旱,会严重影响坐果率,导致荔枝歉收甚至无收成。“倒春寒”年份,应把雌花盛期推迟到“春分”至“清明”期间;春旱年份,注意人工灌溉、松土保墒和根部覆盖杂草,减少蒸发,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倒春寒”或干旱对荔枝坐果率的影响。 (来源于1999年10月14日《中国气象报》作者:黄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