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气象局 发布时间:1999-08-05 |
杜甫《夏夜叹》中“仲夏苦夜短”的诗句,大概是诗人夏夜睡卧不安而发出的。炎夏时节,睡觉成了人们感叹的话题。人们在交谈中,常会谈起自己晚上睡眠不好,没有精神或是没有口味等等。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帮助自己在长长的夏日里克服因睡眠不足而造成的种种不适?最简单宜行的便是午睡了。午睡,尤其在炎炎的夏日,是人们养生健体的重要方法。
夏季炎热的气候,使人难以入睡。夜晚人们喜欢纳凉,往往睡得也较迟。可夏季昼长夜短,天亮得早,人们常会因此而睡眠不足。同时,夏季因暑热和蚊子的叮咬、嗡鸣而使睡眠质量不高。可是,人们在白天仍需工作,因气温高,容易出汗,体力消耗大,极易疲劳。特别是中午,人体散热量大,体表血管经常处于扩张状态,血液大量地集中于体表,大脑的血液供应减少,尤其是午饭后,消化道的血液供应增多,能供给大脑的血液就更少,进入大脑的氧气和其它营养物质同样明显减少,因此常会感到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所以,夏日午睡既能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更能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护养需要。
如何正确进行午睡,这其中还是大有学问的。
饭后不要立即午睡,此时胃里的食物尚未消化,应作适当活动,如散散步,活动一下肢体,揉摩脘腹,待胃部饱胀感消除后再睡。要注意午饭不要吃得过饱,否则既会影响入睡,还会影响胃的消化吸收。
注意睡眠姿势,可平卧或侧卧,但不宜俯卧,更不要伏在桌子上睡。俯卧和伏卧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使机体神经、肌肉得不到完全放松休息,侧卧是睡眠的最好姿势,脊柱象弓一样向前弯曲,四肢可以舒适地放置,全身肌肉能得到较好的放松。一般认为右侧为好,可使心脏压力减轻,有利于血液搏出,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有利于新陈代谢和食物消化。其实,午睡时间不长,不必强求右侧,以能迅速入睡为好。午睡时间,按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质和营养状况,一般以睡一个小时左右为宜。
午睡时间虽短,但它产生的效应却不容忽视。它不但能补足必须的睡眠时间,使机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复神经机能,增强体力,消除疲劳;还可增强机体的防护功能,有效地防止中暑;同时,还能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对老年人来说,午睡小歇,可以大大减少脑溢血的发病机会。 (来源于1999年8月5日《中国气象报》作者:朱应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