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以高质量气象服务助推江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3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周宏伟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发,有效防范应对极端天气气候风险,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事关国计民生,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坚定不移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凝聚气象防灾减灾合力,靶向提升各环节能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提高全社会抵御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和韧性。

  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低纬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干湿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等气候特征。干旱、洪涝、雷暴、冰雹、大风、低温霜冻、连阴雨等气象灾害影响较为明显。如何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是地方党委、政府关注与思考的重要课题。

  用好科技平台优势,不断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要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把气象事业融入江城高质量发展建设中,为全县的农业、工业、文旅业等各行业发展提供气象支持和保障。“十四五”期间,江城县将坚持科技引领,加快气象发展智能数字化转型,针对监测盲点加密专业监测站点布设。大力发展精细化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等技术,建立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智能化的气象预报预测预警业务平台,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定量化、精细化水平,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打造较为完善的“工农旅”气象专业观测网,为国家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贡献力量。

  服务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气象服务的一项重点且长期政治任务。农业是江城县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目前县气象局已初步建立集农业气象监测、预报为一体的农业气象服务平台,为农业种植大户提供诸如“春耕春播”“秋收秋种”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指导。“十四五”期间,江城县将一如既往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围绕茶叶、咖啡、雪茄烟、橡胶、特色林果等特色产业,以新建高原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站为抓手,加快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供分区域、分作物、分时段、分灾种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助力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全面气象科技支撑。

  打造“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和气候宜居城市(县)品牌。江城正在积极申报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十四五”期间,江城县将全力争取“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成功,之后将依托这一特色品牌,开展气候宜居城市(县)创建工作,聚焦打造江城气候好名片,创新发展气候宜居服务体系,以“气象+旅游”的模式开发三江流域内景区建设,打响“三江并流”优质气候资源品牌,让更多氧吧“好货”走出江城、贴近百姓。

  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江城多处经济作物受到冰雹等气象灾害影响,人民群众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为提升防灾减灾应对能力,目前,江城县已建成一个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固定作业点,在县气象局建成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十四五”期间,江城县将进一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增加站点布设,加强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对作业装备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针对农业生产防雹、生产区增雨抗旱、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修复需求,开展常态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发挥气象“趋利”作用,增强和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加强气象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是事业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人事、人才有关政策,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江城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保障。加强对气象事业的支持力度,在防灾减灾项目建设、人员经费和津补贴等方面优先支持,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气象服务供给。

  下一步,江城县将围绕《纲要》和省、市人民政府贯彻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意见和要求,紧密结合江城县发展实际,坚持统筹谋划,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全力推进江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者系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责任编辑:刘淑乔)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