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赤水市

强化能力建设 以高质量气象服务助推赤水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葛继红

  气象事业是党领导下的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护佑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保障。贵州省赤水市生态良好,立体气候明显、气候类型多样、气候生态资源丰富,拥有224万亩森林,森林覆盖率为82.51%,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市、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生态保护和建设典型示范区、第十届中华环境奖——城镇环境类大奖等国家级殊荣。

  聚焦体系完善,提升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赤水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印发《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赤水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提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减灾能力,推动气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实行重大灾害性天气多部门会商研判、重要气象信息专报直报党政领导、重大灾害性天气党政领导到气象部门指挥调度机制,构建赤水河流域联防协同机制,确保应对防范灾害更加有力有序有效。目前,赤水市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不断完善,新增和升级34个自动气象站,1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实现全要素自动观测,地面气象观测站平均间距达7.3公里。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切实提升局地性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近10年来,赤水市未发生因灾害天气致人伤亡情况。

  聚焦赋能增效,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赤水市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加强农业气象精细化预报服务能力建设,开展以竹笋、晒醋、红粱、金钗石斛、红托竹荪、坝区产业为重点的“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新建土壤墒情站和智慧气象终端共18个,开展“气象+保险”,推进金钗石斛等特色农作物天气指数保险项目落地实施,不断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全力整改防雷安全隐患,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点防雷安全检测全覆盖,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落到实处。2017年,赤水市成为全省首个、全国首批脱贫摘帽的县。

  聚焦共建共享,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能力赤水市着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进一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布局,作业面积覆盖区域达60%以上,有效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在水库蓄水保水、空气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服务保障能力。强化旅游景区气象监测设施建设,新建6套景区自动气象站,实现旅游景区天气预报全覆盖。助力赤水金钗石斛获评中国“气候好产品”,加大“中国天然氧吧”品牌宣传,助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推动赤水市于2019年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成功创建遵义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赤水丹霞旅游区。

  下一步,赤水市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纲要》目标总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现代化气象服务建设,为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强的现代化赤水新未来提供坚实的气象服务保障。(作者系贵州省赤水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责任编辑:刘淑乔)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