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冈市武穴市

推动武穴气象高质量发展 打造现代化港口城市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江卫国

  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素有“入楚第一门”“鄂东门户”之称。全市版图面积1246平方公里,下辖12个镇(街道),户籍人口达81.34万人,常住人口为65.92万人。近年来,武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气象事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对标《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建强台站基础设施,优化观测站网布局,完善防灾减灾机制,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提升气象保障服务水平,为武穴“冲刺全国百强县市,打造循环经济千亿园区,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的总体目标注入气象力量。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根基。近年来,武穴市逐年加大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在用地审批、规划许可、资金配套上,全力服务市气象局业务用房建成落地,全面改善办公环境,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积极落实监测精密总体要求,对全市18个常规自动站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升级智能站2套,实现四要素以上站点覆盖率100%,乡镇覆盖率100%。经费保障上,将防汛抗旱、人工影响天气、气象预警、区域站保障等专项经费列入预算,以持续的财政保障,促进气象事业全链条发展,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根基。

  二是健全应急联动机制,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完善预警机制。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原则,修订完善了《武穴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确保预警与预案有效衔接,全面提升气象灾害应对的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了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市气象局联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制定了《武穴市防汛救灾预警叫应“十条措施”》《武穴市强降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等文件,明确了气象预警信息“叫应”标准,落实落细了相关部门的责任措施。壮大预警队伍。全面提升气象预警覆盖面,建立了各级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责任人、村级信息员、种养殖大户、重点行业企业等1500余人的气象预警队伍,打通气象预警“最后一公里”,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有效应对了2016年、2020年梅雨期极端暴雨洪涝灾害,2022年破历史极端高温干旱灾害。加强预警宣传。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天气过程,专题制作《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气象服务快报》《天气快报》等决策气象服务材料,联合相关部门会商研判,提前部署防范和应对灾害性天气;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全网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是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多部门预警应急联动机制,积极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优化空气质量上的作用,提高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保障能力,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现代化升级,积极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通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水库蓄水、农业生产、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等提供了有效保障;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开展了马口化工园、电子信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工业园区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科学避免或减轻工业项目对本地气候、生态环境的改变和影响。持续优化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在今年元宵节烟花秀、端午节龙舟赛、中高考等重大活动上,充分发挥基于智能网格的精细化预报服务,有效保障了各类活动的顺利开展。深入挖掘现代化为农气象服务模式,挖掘和开发农业旅游资源,助推“油菜花节”等特色农业旅游经济发展。

  下一步,武穴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加大对气象工作的支持,全面推动《纲要》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落地,不断完善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努力为气象高质量发展作出武穴贡献。(作者系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责任编辑:刘淑乔)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