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征文

成都“气象+”赋能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6日 来源:

许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结合岗位职责,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气象服务必须紧贴国家和人民需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精准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根据城市定位做好气象角色定位,注重城市居民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让气象服务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是当前我们思考最多且付诸行动的工作。2022年,成都气象部门相继推出露营指数、骑行指数和观山指数,市民根据指数预报可以更合理地安排生活出行,出门见绿、抬头见蓝、推窗望山,气象元素正逐渐融入成都的城市表达。

  守护城市生命线。2022年夏天的高温来势汹汹,面对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极端性的高温热浪,成都市气象部门第一时间与市电力调度中心取得联系,了解需求、开发产品、开展服务,逐小时天气要素预报和7天逐日预报为电力调度中心提供了决策依据。聚焦能源保供,气象部门先后与市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开展合作,使水电气供应能够根据气候趋势调配,开发供水气象预报模型,分析气温每升高1℃的日供水量变化,为城市运行贡献气象力量。

  保障交通运输“大动脉”。交通运输联通各行各业,是经济社会的“晴雨表”,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2022年,成都气象部门以需求为导向,与成都地铁首度合作,开展地铁沿线区域预警预报服务。基于成都市主要交通干道,成都气象部门针对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建立了通勤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实现精细化、分众化、靶向化的交通气象服务产品发布,助力交通精细化管理,让市民在路途中体会到暖心气象味。

  助攻旅游经济新动能。天气景观是最富变化性、可遇不可求的自然奇观,成都气象部门开展了日出、星空、云海等景观预报,从“盲目等待”到“有备而来”,天气预报帮助市民更好地制定行程、优化旅游体验。 面对冰雪旅游经济的发展机遇,成都气象部门在西岭雪山开展了人工增雪项目,助力冰雪旅游经济发展。此外,从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林、冬赏雪的四季景观旅游入手,打造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西岭气候旅游场景,从观赏游览、休闲养生、保健疗养、科普教育等多角度提升旅游气象内涵。

  护航成都大运会。降水、雷电、大风、能见度等天气要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体育比赛的进行。成都气象部门部署了3部对流层风廓线雷达、27套赛事场馆站、20套通勤交通站、6套闪电定位仪等观测设备24小时监测天气变化,为赛事预报提供基础数据。随着11个赛事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子系统的建成,成都气象部门针对赛艇、田径、射箭和网球等露天比赛,研发赛时逐10分钟天气预报系统,方便赛事组织者临时调整比赛时间,确保比赛在最佳气象条件下按计划完成。

  气象服务从“通用化”到“特色化”,正逐渐融入成都这座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正逐渐用气象元素提高市民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随着《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提出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成都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拓展智慧气象服务机制、内涵外延,让“气象+”更好地赋能公园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包宁)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