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筑防线 强供给 全面融入地方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2022年,深圳市气象局借助深圳市在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产业促进等方面出台的新举措,进一步夯实深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同时聚焦核心业务,强化核心引擎,助推“智慧气象”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气象公共服务、城市服务、行业服务、个性化服务水平,积极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和趋利避害功效,将气象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特区”的新诠释。

实干:高位谋划聚合力

实干创未来。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后,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全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调研、作出批示,推进相关部门协同推动气象发展,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形成督办任务清单,纳入市政府督查室跟踪督办。

深圳市政府先后出台《深圳经济特区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气象灾害防御作为重点内容,进一步明确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等方面要求。落实国省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深圳端项目等3项工程的资金投入,加快推动气象灾害防御精细化智能化服务工程。

深圳市政府在调研了解到深圳气象高质量发展瓶颈问题后,明确提出将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设施建设、产业促进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此外,深圳市气象局为了加大气象专业人才培养,申请新增若干预报关键岗位编制,特设特聘岗位,面向全国引进“高、精、尖、缺”气象人才。

聚焦:科技创新勤助力

深圳市气象局始终坚持精准定时、精准定位、精准定量、精准定灾的“四定”目标,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依托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和分钟级降水预报技术,建立逐6分钟更新的主客观融合网格数据(G-Feed),建立深圳“格点预报+气象服务”业务体系。依托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建立重点区域百米尺度的精细化预报,以精细预报为基础,实现全域预警精细到街道,预报精细到社区。

加快推进百米级精度气象监测智能感知系统建设,构建福田中心区和前海核心区百米级精密监测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气象感知点达2000个以上,以龙华区为试点建设区级精密监测百米示范区。依托广东省气象局推进“天擎”“天镜”落地应用,实现核心系统及数据产品全流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统一监控。深圳市气象局建成“云+端”新型业务技术架构,23个业务系统上云运行,24种算法迁入加工流水线,冰雹、飑线识别等部分算法省内试点共享。

服务:智慧气象展能力

秉承气象服务城市、服务经济、服务民生的目标,深圳市气象局始终坚持将智慧气象作为推进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连续多年实现重大天气无重大灾害、无人员伤亡。

在体系架构上,建成气象监测预警指挥中心,打造六大气象服务平台,建立以预警为先导的气象灾害全灾种应对、全天候会商、全过程调度的防御联动机制。在服务模式上,深化气象预警预报模式,打造地铁气象预警联动的“520”响应示范机制(即5秒自动获取预警、2分钟点对点推送到责任人、0时差启动应急响应),并推广到住建、交通、旅游等十多个行业和部门。在服务内核上,研发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开发6大类共272个产品,作为智慧气象核心引擎支撑市委应急指挥中心等58家单位智慧管控平台,实现气象服务由“外挂式”向“融合式”转变。在服务渠道上,建立深圳天气融媒体中心,增强数字化智能化气象服务,与市广电集团联合打造重大天气整点播报。

未来,深圳市气象局将充分把握深圳经济密度高、科技企业多、双区建设政策实等优势,用好高科技企业资源,联合开展跨领域融合创新,在服务数字经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低空经济等领域形成气象科技服务示范成果,为气象工作进一步融入产业经济、推动企业参与气象科技创新、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子,贡献新经验。

(作者:唐历 徐文文 责任编辑:闫泓)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