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全力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2022年,国家气象中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锚定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的相关目标,扎实推进“质量提升年”行动,凝心聚力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全年137次重大天气过程无一漏报,龙舟水、台风“梅花” 等5次过程获优秀预报案例奖。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994期,成功预警“7·20”江苏龙卷,首次并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22期。24小时暴雨预报评分比EC模式提高46%,提高率为近8年最高;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持续优于美国和日本;强对流雷暴预报评分创历史新高;流域气象灾害预警命中率稳步提升,流域细化到5级4254条中小河流,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319起。全年与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等部门联动会商197次,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香港回归周年庆、珠峰科考等专项保障服务628期,决策服务材料1600份。

  胸怀“国之大者” 高质量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开展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全链条”伴随式农业气象服务,全年粮食和秋粮总产量预测准确率创近5年新高;联合农业农村部加强会商研判,开展定制式服务,新增倒春寒、干热风、高温干旱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减灾增收30亿斤粮食。远洋气象导航服务船舶2720艘次,同比增长47%;依托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发布全球重大灾害性天气英文报告18期,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10次常态化技术交流。推行专人、专班、专项制度,与“四大支柱”主动联动。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川藏铁路建设和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气象保障服务,联合省级气象部门做好四川绵阳山洪和青海大通地质灾害等重大灾害气象保障服务。

  聚焦质量提升 全面推进《纲要》落地落实落细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对标《纲要》,统筹推进“十四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各项能力提升方案,编制《国家气象中心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两轮驱动,聚焦精密、精准和精细,发展智能数字预报、极端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和智慧气象服务三大业务,打造协同智能预报服务平台,全面建设、深度融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体系。扎实推进“质量提升年”行动的23个专题245项任务,从无到有建立龙卷等极端大风短临预报技术体系,新一代SWAN3.0推广到国、省、市、县,日访问量30万次;发布智能网格预报系统(定版,网格要素预报质量稳定提升10%以上,冬奥科技成果STNF技术推广落地首都精准预报和川藏铁路服务。

  全面深化改革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新增流域水文气象预报中心、全球气象室、气象导航中心3个内设业务机构,持续健全“气象+”服务格局。通过华西秋雨、冬季气象保障专班、卫星先行计划、雷达专项,形成制度、业务、人员与科研融入“四大支柱”的主动互动联动工作机制。编制印发《国家气象中心全面推进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22—2025年)》,内部业务流程进一步协同高效,“技术赋能推动智能网格预报为基础的预报服务流程集约增效”获全面深化气象改革优秀典型案例;联合山东、河南等6省市建立新型国、省、市、县协同的短临预报预警业务流程;联合信息中心以及北京、天津等11个省市开展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流程改造,获“质量提升年”2022年度行动先进典型成果。

  下一步,国家气象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纲要》,全力做好冬春季气象预报服务,扎实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赵晓琳 张小玲 杨超 责任编辑:闫泓)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