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经验 中国贡献

可持续发展中国经验中国贡献系列报道②
悠悠大国的看天治水之道:趋利避害 实现人水和谐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6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民之生息,不可缺水。水是万物之源,文明纽带;亦滋生灾害,造成威胁。

多年以来,气象部门牢牢把握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等领域,持之以恒统筹推进水文气象工作。

从流域系统治理看大国体制优势

流域性是江河湖泊最鲜明、最根本的特性。坚持系统观念治水,关键要以流域为单元,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流域气象保障能力提升,是筑牢抵御流域气象灾害威胁第一道防线的基础性工作。

去年6月,华南和江南南部出现罕见大范围暴雨过程,国家气象中心联合珠江流域气象中心强化会商联动,准确预估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气象风险极高,为防汛防洪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两岸百姓的转移赢得了时间。精准预报与精细服务的背后,是“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的联防联动机制。

6月16日,广东省气象台(南海海洋气象预报中心、珠江流域气象中心)预报团队及决策服务人员针对连续暴雨过程进行内部加密会商。王凤 摄影

上下联动,统筹推进。中国气象局统一部署,聚焦提升七大流域气象保障能力印发工作方案,在国家气象中心成立国家级流域水文气象预报中心,构建流域水文气象业务国家级-流域中心-省级体系,形成业务“一张网”;建立预报服务人员客座交流制度,上下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持续助力流域中心业务能力提升。

内外协作,系统治理。中国气象局在流域治理领域,不断推进与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住房与城乡建设等部门的联防联动机制,各流域气象中心也与当地相关部门广泛开展合作,提升防灾减灾实效;与省市县创新协同机制,推进中小流域灾害防御气象保障示范基地建设;与高校开展合作,共建中国气象局水文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实现科研技术创新突破。

除此之外,中国气象水文专家也陆续进入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机构任专家组成员,积极参与相关工作。持续关注全球范围内流域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情况,在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地遭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后,主动提供气象监测分析、实时气象数据传输等支持服务。

从气候评估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小气候风险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绿色发展转型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雄安新区,这座有着鲜明新时代印记的城市,规划之初便依靠气候评估,读懂了她的气候密码,打造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中国城市样板”。2018年,一份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变化及气候风险评估研究报告,对雄安新区的气候条件、气候资源、气象灾害进行综合分析,建议加强水安全顶层设计,提高干旱和洪涝监测预警能力。这也为后续城区规划提供了科技支撑。

从长江三峡枢纽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并取得112项世界之最,到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助力沿线42座大中型城市优化经济发展格局,再到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开盘布局、“生态之城”有序建设……桩桩件件,少不了科学准确的战略判断,亦少不了对其气候背景及影响的综合评估和风险预估。

多年来,气象部门已形成了从次季节到多年尺度的气候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估和预测预估技术,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技术方法,形成了相关的气候水文业务服务产品。

从人工影响天气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世界气象组织2022年发布的《全球水资源状况报告》指出,目前有36亿人每年至少有一个月面临着供水不足的情况,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50多亿。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水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人类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积极施策“节流”,不断探索水资源节约与高效管理之策。与此同时,气象部门将关注点放在了“开源”,瞄准来自云端的“活水”——空中云水资源,开展“化云为雨”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去年6月中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自1961年以来最强的高温热浪事件,长江流域旱情迅速发展。为应对旱情,气象部门及时开展空中增雨作业,并首次在丹江口流域为南水北调蓄水工程开展补水增容保障。据测算,在此期间人工增雨影响面积约252.9万平方公里,累计增加降水约85.6亿吨,相当于610个西湖的水量,有效缓解了当地生产生活用水压力。

8月17日中午12点30分,中国气象局增援的新舟60飞机飞抵湖北襄阳刘集机场,驰援湖北人工增雨工作。付佳 摄影

近年来,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三年行动计划、耕云计划、播雨计划的开展,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已迈向特定目标的空中云水资源精细耦合开发服务。这也为我国的绿水青山再填上一抹来自空中的绿色——在三江源、祁连山、天山等重点生态保护区,持续开展的大范围常态化人工增雨(雪)作业,让当地生态用水更加充沛,湖泊湿地面积不断扩大,草地生物量和覆盖度有效提升。

如今,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也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阿曼、阿拉伯、沙特、埃及等国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在国内开展人工增雨试验。在国际领域积极开展交流合作,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韩国、以色列等国家开展多项双边试验研究、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同饮一江水,命运共相连。作为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重要实践者和贡献者,中国水文气象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中国担当。(包红军、许红梅、陈宝君、蔡淼、史月琴、陶玥、李军霞、段婧、郭丽君、王飞、李宏宇、叶奕宏、罗澜、刘倩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闫泓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