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大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佛山篇
科技赋能守护城市“民生温度”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7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广东省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坚持制造业立市、兴市、强市,工业规模居全国第5位。

近年来,佛山市气象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提升强对流天气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能力,持续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为全市防灾减灾、制造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强有力支撑。

敢为人先 攻坚科技筑牢防线

今年3月,佛山市政府出台首部针对强对流天气灾害防御的地方规章《佛山市强对流天气灾害防御规定》。佛山市气象局联合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强学校强对流天气灾害防御的通知》,明确多种气象预警生效时延迟上学、放学措施;联合市“三防”部门建立临灾预警“叫应”工作机制,实现重大气象灾害自动“叫应”市、区、镇街防灾责任人,夯实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

前期,聚焦提升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佛山建成由10部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4部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组成的雷达立体监测网,雷达空间分辨率从250米精细至30米,时间分辨率从6分钟提高到1分钟,强对流天气监测能力明显提升;329个行政村实现“村村有气象观测”,在市中心区域实现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不漏网。

当前龙卷风预报预警仍是世界难题,“敢为人先、勇探龙卷”是佛山市气象局不断推进科技能力现代化的缩影之一。

早在2013年,佛山市气象局就成立全国唯一的龙卷风研究机构,2015年入选《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2022年,以市龙卷风研究中心为科技创新平台申报的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获批。佛山气象部门率先建成全国最稠密的相控阵雷达网;率先成为全国第一批龙卷风预警联防试点市,开展龙卷风监测预警试验;率先建立国内龙卷风灾调数据库,在全国打响品牌;多次成功发布龙卷风潜势预报和预警。

“一发现龙卷风,我们不分昼夜即刻出发。”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蔡康龙至今已参加了71次追风行动。2015以来,市气象局与北京大学、国家气象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展了全国90次致灾雷暴大风的灾情调查,今年以来开展国内龙卷风致灾现场调查15次。市气象局不断完善丰富龙卷风个例库,开展龙卷风探测与灾情实况的对比,为国家气象中心对龙卷风的认定、复盘总结作出积极贡献。

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值班人员分析气象数据,开展龙卷风预报。图片来源:佛山市气象局

“气象+”融入城市精细化治理

佛山市气象部门面向旅游、农业、保险等多领域多行业实施“气象+”赋能行动,全面融入城市精细化治理。

近年来,市气象局与中国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等公司合作,推动气象融入保险产品研发与理赔评估等环节;参与制定《2022—2025年佛山市巨灾指数保险方案》,助力佛山健全灾害救助、灾害管理、民生救助机制。

2021年12月,全国首张气象数据资产凭证落地佛山。“保险公司作为数据需求单位,向气象部门申请获取脱敏后的气象监测数据。”佛山市南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构建覆盖气象灾害财产保险全流程的数据监测体系,可有效节约保险理赔和人员调度防控成本。2022年8月,首批登记的公共气象数据资产在佛山顺德完成交易,为佛山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改革踏出第一步。

初秋时节,佛山又迎来蓝天白云“霸屏”模式。这与气象科技支撑大气污染防治和蓝天保卫战等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2023年上半年,市气象局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预报质量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五,臭氧预报排名位居全省第一。市气象局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明确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协同推进降碳减污。

市气象部门聚焦城市气象保障服务,将智慧气象融入城市精细化治理,守护城市的“民生温度”,打造了市区一体化的基础数据信息“一张图”和防灾减灾“一张网”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市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45个部门通过省“一网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同时,在南海区开展建筑工地气象安全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了集专项观测、风险预警、应急联动的全链条、场景式的智慧气象服务体系。

此外,市气象局参与构建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防雷与升放气球安全数字化监管体系,今年8月首推雷电防护装置竣工验收告知承诺制,取消现场核验流程。

2022年7月4日上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联合气象部门在48小时内完成台风“暹芭”首笔大额企财险赔付。图片来源:佛山市保险行业协会

(作者:刘思晨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