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第63个世界气象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气象局公布“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此举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获评“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的10个项目分别是: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中国气象局全球天气数值预报模式(CMA-GFS4.0)投入业务运行,分众式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新增67部天气雷达,新增两颗风云气象卫星投入业务运行,中国气象卫星广播系统(CMACast)转星升级,新增4架高性能人工增雨作业飞机,全国气候可行性业务技术体系基本建立,建成新一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高质量气象数据收集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2022年,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擘画未来15年气象发展蓝图,明确气象事业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的战略定位,提出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
气象“中国芯”更加强大,CMA-GFS4.0气象卫星资料同化占比从78%提升到80%,模式最高可用预报天数达8.5天,全球空间分辨率从25公里提高到12.5公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3分,完成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创新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联合公安、交通运输部门提升108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气象保障能力。
全国雷达监测覆盖率提升3.3%,西部地区监测覆盖率提升6.5%,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软件(ROSE2.0)在全国推广运行,粤港澳率先建成大湾区相控阵雷达协同监测网。
我国极轨、静止卫星组网运行观测体系进一步完善,成为世界唯一同时运行上午、下午、黎明星的国家。极轨卫星每6小时提供一次全球观测资料。第二代静止卫星完成规定区域扫描所用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5,扫描精度提高1倍。
CMACast启用亚太7号通信卫星,升级后覆盖国家由21个增至65个,覆盖范围从亚太地区扩展到非洲、欧洲以及中东大部分地区,服务精细化程度、传输稳定程度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服务国内、国际用户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国形成58架人工增雨飞机、1.2万台(套)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的作业能力,在应对2022年南方高温干旱、森林防灭火、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完成790项重大工程可行性论证,已出台23部地方性气候资源法规(规章),制定发布36项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标准,建设完成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系统。
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2分钟,建成以雷达、卫星资料为主的新一代短临监测预警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灾害性天气自动识别和实时报警。
新增330余种地球系统多圈层气象相关数据;数据资源持续丰富,两年来新增数据15PB,数据量增加30%。
(作者:刘钊 责任编辑: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