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全球异常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构建“1+N”政策体系 扎实推进“双碳”目标实施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中国积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发布,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顶层设计,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此后,一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以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均已制定,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工作动能。
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水头经过半个月奔袭,于当年12月27日抵达工程终点北京团城湖。随着启闭闸门开启,清澈的南水倾泻而出。
作为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惠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7省(直辖市)沿线42座大中城市和280多个县(市),受益人口超1.5亿。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通过实施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跨区域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可为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优美的自然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
2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称,2022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如今,相较于20多年前,北京的春天沙尘天气越来越少。2022年9月,北京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全部规划目标任务,922万亩林海拱卫京城,阻挡风沙,发挥生态效益,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截至2021年,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森林碳汇增长7.3%,达到每年8.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抵销了我国一年的汽车碳排放量。我国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并持续开展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农业、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我国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在埃及阿斯旺的沙漠中,本班光伏产业园有序运转,这是埃及首个“太阳能村”、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园之一。2020年1月,中国企业将承建的165.5兆瓦本班光伏项目顺利移交埃方运营维护。
在大西洋东岸南非北开普省德阿镇,一座座风电机组在广袤的山地上巍然屹立,将清洁电力送入30万户当地居民家中。这是由中国企业承建并运营的德阿风电项目,也是南非已投产的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之一。
2013年以来,我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践中,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我国积极同发展中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彰显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力量”。
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的丹江口水库 图片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美丽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