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先锋

风雨无定筑坚堤 初心未改守安澜
——走近“2022年度气象部门‘十佳’预报员”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6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情系人民 勇担使命

2020年江淮流域超强梅雨、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2022年11月寒潮极端降温……在这些重大天气过程中,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都坚守预报业务第一线,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准确预报、及时服务,有效发挥技术把关和指导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气象保障服务中……她多次作为预报服务专家组组长,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精益求精,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2022年2月4日,张芳华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会商。 图/阳揣环

张芳华长期从事全国灾害性、高影响性天气过程和重大气象保障预报服务,承担的是一份作为国家级首席预报员沉甸甸的责任,肩负的是气象保障民生福祉的光荣使命。

为了把天气预报做得更加精准,她组织国家气象中心暴雨(暴雪)预报团队持续开展技术复盘和预报研究。通过主持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在暴雨、暴雪形成机理和预报技术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不仅为提高预报准确率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也带动了一批年轻骨干的成长。

2022年,张芳华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23年的预报员生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早已镌刻在她的心底。在接受采访时她表示,将继续秉持“把天气预报做得更精准”的理念,自始至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闫泓)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程正泉:“跑”出预报“加速度”

他是预报员中优秀的“跑者”,在预报一线一干就是20余年,他就是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程正泉,2011年起全面负责广东台风业务预报技术研究和业务系统研发,持续组织台风创新团队对台风灾害性天气机理、台风预报技术等开展攻关,为广东台风精细化预报服务能力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程正泉(左)在值班室制作天气预报决策材料。 图/王天巍

2022年6月19日,广东出现历史罕见的“龙舟水”连续暴雨过程,韶关市累计降水量打破历史纪录,北江将出现超20年一遇洪峰水位,情况紧急。程正泉作为专家跟随省局气象保障组前往韶关支援。在组织预报团队对天气研判后,程正泉作出了订正预报:“未来两天,韶关市仍将出现持续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韶关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强降雨预报,及时组织排查灾害风险隐患点,提前撤离危险地带的群众。实况与预报相一致,虽当地遭遇大暴雨,但因地方党委政府组织得力、应对有效,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在多年的预报及科研中,程正泉总结积累了大量经验,每逢重要天气或重大气象保障,这些经验是他最终的决策依据。“做天气预报要经常挑战自我,瞄准奋斗目标,才能坚定地走下去。”程正泉坦言。(王天巍)

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漆梁波:见得深度 始上高度

“瞄准一个目标去努力,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是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漆梁波对待生活与工作的态度。从一名值班预报员,到如今的国家级首席预报员,他始终坚守初心,一心只做一件事,一做就是二十余年。

2022年10月,漆梁波关注分析秋季雷暴天气。 图/邵一巳

在漆梁波看来,实时资料监测、预报以及服务之间需要紧密衔接。在2022年极端高温天气过程中,漆梁波潜心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极端高温个例,总结出一套预报极端高温的方法,对于提高极端高温预报准确率助力很大,全年无一次漏报。针对高温热浪和强对流天气频发的情况,漆梁波还积极进行科普解读工作,向公众及时解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成因及影响。

“要当好预报员,不仅要值好班,更要在背后花费大量时间做科研。”漆梁波说。近些年,他在台风、暴雨预报及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产品应用等领域开展系统性研究,形成了丰富的业务积累,对基层台站乃至华东区域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近些年,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武汉军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多个重大活动现场保障中,都有他的身影。在一次次预报服务中,为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服务现代化提升作出一些贡献,是令他最为欣慰的事。(闫泓)

江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郑婧:只为心中的那份100%

在预报业务一线深耕18年的郑婧,已担任省级首席预报员7年。她是大家心目中的“多面手”,不论在预报业务还是科研开发上都是一把好手。入选中国气象局“青年气象英才”的郑婧,虽然在首席岗位上比较“年轻”,但在预报把关上十分“老练”,经她把关的485期决策气象服务报告,有107期获省政府领导批示。在岗多年,她凭借丰富的预报经验,多次精准预报关键天气。2022年5月21日至6月22日,江西先后迎来8轮暴雨过程,面对超长时段的强降水天气,她沉着应对、精益求精,并反复斟酌决策材料中的预报结论。省政府据此指挥调度防汛抗洪抢险工作,13次下发提前转移准备指令,成功避让地质险情20起,为一线防汛抢出时间。

2022年“龙舟水”期间,郑婧(前排中)与领导、同事共同分析讨论天气形势。图/陆艳

作为全省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她构建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新一代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主持和骨干研发的降水、温度客观预报产品,获全国智能预报技术方法大赛一等奖、三等奖。她持续深耕江西暴雨、大雪天气模型和预报方法,多项技术成果已业务应用多年。

每一个预报员的成长都伴随着压力和纠结,很难云淡风轻。“对我们来说,工作的使命就是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紧绷一根弦,服务一方民。”面对每时每刻存在的天气“考卷”,她将继续砥砺前行。(陆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云惠:简单做自己 踏实做事情

31年来,她深耕预报业务及服务一线,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预警及时,综合预报质量长期稳居全疆前列……她,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云惠。

8月,是汛期服务的关键期。紧要关头,她主动上前、勇于担当。在每日天气会商中研判强降水落区及强度,张云惠及时指导地州发布暴雨预警,并对重要天气过程进行复盘交流。

2022年,张云惠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暴雨团队牵头人进行汇报。图/栾亚睿

在2022年11月20日至24日北疆西部北部强降雪及25日至28日北疆强寒潮过程中,张云惠提前两天发布《重要气象情报》,及时升级暴雪预警信号,为各部门联动应对灾害天气影响提供决策支撑,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围绕“把天气预报做得更准”这一目标,张云惠联合团队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深入、系统、持久的攻关。作为自治区气象台暴雨团队带头人,她深入研究中亚低涡、新疆暴雨(雪)、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不断提升。作为新疆暴雨灾害普查组负责人,她带头制定规范,强化攻关,成果应用成效显著。

踏踏实实、精益求精,简单做自己,踏实做事情,2022年,她的综合预报质量同岗位排名全疆第一。(李冬梅 苏亚乔)

福建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吴启树:以爱为桨奋舟楫

在气象预报岗位扎根27年,福建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吴启树满怀对预报工作的热爱深耕不辍。

2022年,吴启树与其他首席们合力,提前10天预报出6月5日至15日的极端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当时多家模式对降水落区报得偏北,最大降水量也偏小,我们结合福建的地形特点和历史个例情况,吸收不同模式预报的长处,最终把降水落区南调,最大降水量也调大。经过订正的预报与实况更加吻合,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决策支撑。”吴启树回忆。

吴启树在分析天气形势。 图/谢玉丽

作为吴启树智能网格预报工作室的领衔人,他带头创建了30多个智能预报技术方法或算法,助力福建降水和温度智能预报成绩全国领先,成为全国较早实现气温预报完全自动化的省份。“每一个算法都需要不断地调试参数、修改细节,在反复比对中找出最优方案,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恒心。”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韩美感慨。

他殊荣满载,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值班预报员”称号、全国天气预报技能竞赛奖、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以及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气象杰出人才等称号。主持的项目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气象科技成果一等奖。

“预报工作体现的是集体的智慧。每次预报得失心不能太重,要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天气过程技术的总结、复盘和智能算法的优化上 。”吴启树说。(谢玉丽 李冬梅 )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精准研判赛道大风

自2000年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毕业加入北京市气象台,一晃二十余年,张琳娜已成为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先后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和“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等称号。

张琳娜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期间进行预报服务。 图/吴庆梅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高山滑雪团体赛原定于2月19日举行,作为18日值班首席,张琳娜与现场团队一起通过分析研判赛场微尺度地形特点和局地气象资料,精准预报,提出“19日赛道的大风将突破比赛临界值,比赛不适宜举行”。这份预报及时送达组织方手中,成为高山滑雪团体赛时间确定的关键。张琳娜对后期风力趋势也进行了详细分析,研判20日11时前,是风力相对较小的时段。根据预报,组织方最终决定将比赛延期至20日9时至11时举行。精准的气象预报服务有力保障了高山滑雪团体赛安全高效举行,受到多方肯定。

“气象不光是艰涩深奥的研究分析,还有很多快乐可以挖掘。”长期奋战在天气预报业务一线的张琳娜,心中对于气象事业始终有一份热忱。如今,她的身影时常出现在一系列重大活动保障中,在科研方面也同步“开花”,主持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北京市气象局科技成果应用奖。(闫泓)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不骄不馁“三绝招”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气候预测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做气候预测,要走在时间前面,早部署、早准备、早服务。”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如是说。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陈丽娟总结了气候预测的“三个绝招”,即全面认识气候系统的监测信息、深入理解气候异常背后的原因以及做数值预报的“主人”。概括讲就是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未来如何发展?她解释道,作为预报员,要全面了解当前气候系统发生了什么,能够解释当前气候异常受到哪些因子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报分析,还要充分认识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的性能,客观有效地运用模式信息。

陈丽娟在分析预测气候形势。供图/陈丽娟

在2021年汛期预报中,她将多因子多尺度协同作用理念以及动力-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到气候预测中,根据当时海洋大气的异常特征进行诊断分析,评估国内外主流动力气候模式的回报技巧、模式预测偏差等。最终准确预测了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的总特征,以及汛期台风强度的趋势和盛行路径,提高了气候预测的准确率。

2021年汛期服务过后,陈丽娟进一步思考,发现长江流域降水的季节内变率显著增大。通过凝练科学问题,2022年她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获得批准,这是为数不多的一线预报员成功获得基金支持的个例。“科研和业务密切结合是提高预测准确率的重要途径,而预报员对大气科学前沿认知的提高是其中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气候预测每次都会面对新情况、新挑战,我们要以不骄不馁的心态和老天爷‘过招’,并时刻提高自己过招的本领。”陈丽娟笑着说。(林禹彤)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孟雪峰:打出灾害防御提前量

“我对高影响灾害性天气有着本能的警觉”,三十多年的一线气象预报工作经历,锻造了孟雪峰扎实的技术功底。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暴(风)雪专家型预报员创新团队牵头人,孟雪峰和她的团队曾准确预报2019年12月17日、2020年2月13日至14日等多次极端暴雪、寒潮天气,为交通、农牧、住建等部门做好灾害防御打出提前量。

2023年9月18日,孟雪峰(左一)正在分析研判,制作预报服务产品。 图/云静波

在“神舟”载人航天着陆、自治区七十周年庆典等系列重大气象服务保障任务中,孟雪峰坚守一线,尽显气象预报员的使命担当。

多年来,她系统开展内蒙古暴(风)雪、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成因、演变及影响机理研究,研发的沙尘暴气溶胶浓度客观预报技术方法有效支撑了内蒙古沙尘预报业务。

2022年6月,为完成与北京大学合作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孟雪峰作为领队,带领内蒙古气象部门20余人的科研团队深入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完成河套沙漠绿洲辐合线与深对流外场观测试验,研究成果为河套及其下游地区强对流天气监测和预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王祯晗 王雪严)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豫英:坚守初心 砥砺深耕

滔滔黄河水,壮丽贺兰山,在这阡陌如画的塞上江南,有这样一位气象人,她始终用行动践行“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优良传统和作风,用平凡力量为气象高质量发展增添色彩。她,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豫英。

值班期间,陈豫英为年轻预报员讲解预报技术思路。 图/谈浩阳

陈豫英是同事们心中的“定海神针”。多年来,她专注于研究宁夏地区特有的气象规律,带领团队针对干旱区复杂地形处暴雨、沙尘、寒潮等灾害天气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取得创新性认识;她与团队共同研发的强降水、寒潮、大风、沙尘、霜冻、高温等预报技术,有效提升了灾害天气精准预报水平和气象综合服务能力。她不断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暴雨、强对流天气等极端天气及自治区60周年庆典、中阿博览会等重大气象保障的关键时刻,制作一份份精准预报,为应对极端天气、做好气象保障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获得的众多荣誉,她始终谦虚低调,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名气象人应该做的事。直面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时代重任,她将始终坚守初心,砥砺深耕,为提升宁夏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杨婧)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