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声音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4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目前,亚洲面临严重的气象灾害,极端事件发生频率高,经济损失大。中国地处亚洲季风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这就是要开展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原因。

气候科学支持早期预警。要实施全球气候系统监测,包括大气、海洋、极端气候等,更早、更准确的气象预警预测能极大减轻灾害损失。目前,中国气象部门已建成天-空-地三位一体的立体气象观测网络,自主研发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其中,中国多模式集合预测系统(CMME)实现了“超级”集合预测业务,对提升全球气候预测和我国气候灾害预测业务能力有重要意义。根据这些模式和数据,可以更好地支持决策,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气候风险信息。

图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围绕“早期预警及气候变化适应”主题作特邀报告

不同区域暴露度和脆弱性存在差异,因此尤其要注意复合型事件的影响,如高温、干旱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海平面上升等多重气候变化影响带来的风险。2022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都遭遇了高温热浪、极端干旱影响,未来人类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气候危机,要积极采取适应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目前,国家气候中心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气候监测,决策部门以温度、降水年际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气候风险等信息为支撑,可以更加科学地安排生产生活。比如,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作物长势信息,农业部门可以提早对农业生产进行优化调整。

中国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和要求纳入气象、农业、水利、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文件。2022年,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气象部门在气候变化机理、监测、归因、影响、风险等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并将成果直接用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中。未来,我们将积极落实气候变化战略,进一步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唐淼整理)

(责任编辑:刘淑乔)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