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南方多地高温天气持续,各地气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能源供应、农业生产,服务民生,让人们舒心、健康度夏。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密切关注持续高温对黄淮、江淮、江南等地能源保供的不利影响,制作《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周报》,提示相关人员关注电力供应、电力设备运行和电力作业人员健康等的安全风险,并为相关企业提供预报专报、服务周报等产品。
自7月以来,浙江的高温日数已超过20天,且仍将持续。省气象局预计,8月上旬,全省大部地区仍有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39℃至41℃。省气象服务中心每日向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送电力气象日报等服务材料,包括全省当天的天气预报、高温预测、气象预警、影响预测和建议措施等内容。不仅如此,省气象服务中心能源服务团队还全力开展迎峰度夏高温跟踪服务,每周参加能源保供会议,每日为省能源局提供《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气象服务日报》等服务材料,并滚动提供电力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和实况告警等信息。
安徽省气象局组建能源保供工作气象服务专家团队,为全省电力供需、电力协调和运行等提供气象预报预测等服务,发布最高气温预报、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预报、风力和光伏发电气象条件预报并滚动更新。此外,省气象局面向电力部门开通数据传输专线,提供电网气象要素、突发性电力高影响天气预警等20余类服务产品,并将其接入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电网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安徽电网全时空数字调度示范平台等,为全省电力负荷预测、电力调度管理等提供数字化决策支撑。
面对高温“烤”验,自7月28日以来,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向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等发布一周天气预报、持续性高温专报和气候趋势预测等服务材料,并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息。同时,加强面向省能源局的服务保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组织开展能源保供联合会商,为电力调度提供最新天气预报信息。在湖南,自7月3日以来,省气象服务中心针对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等单位发布高温预警信息和晴热高温天气专题服务材料,并多次开展线上会商,提醒重点关注高温热浪对电力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影响。
持续高温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多地气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强化合作,打好服务保障“组合拳”。
当前正值江西水稻生长关键期,省农业气象服务中心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加强水稻高温热害风险预估,制作早稻、一季稻高温热害风险预估客观产品;发布早稻、一季稻高温热害风险预警服务产品、柑橘高温热害风险预警,并通过“江西微农”“江西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预警信息提醒。
福建省气象部门加强与省农业农村部门会商,联合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热带水果气象服务专题材料;与省农业科学院等联合发布《福建省农业应对高温热害科技服务手册》。
同时,强化与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热带水果气象服务中心等联合会商,发布高温热害农业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加强灾后联合调查评估,收集高温热害影响样本,持续完善服务链条。
随着气温持续走高,中暑、热射病等风险也随之增加。上海市气象局及时将中暑相关健康气象风险服务产品嵌入徐汇区街道以及陆家嘴城运中心,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发布中暑环境气象风险等级预报,以网格员提醒或短信的方式提示老年人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并为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在湖北,针对连日来的高温天气,省气象局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人体健康气象风险预警。该预警指出,全省大部分地区高温中暑风险较高,重点人群应减少室外高温暴露,注意调节饮食,减少体力消耗,防范肠道疾病等。
气象专家提醒,受影响地区公众需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尤其是苏浙沪地区高温持续时间长,夜间气温仍较高,建议公众减少户外活动,注意防暑降温,避免热射病。(张宏伟 刘凯文 吴然 朱晔 陈晓颖 殷昊翔 张晓晨 李丽容 张婷婷 李栩婕 姚俊萌 阙志萍 李钦 赵宁)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