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9时30分,江西省气象局启动暴雨二级应急响应。面对暴雨持续侵袭,江西省气象数据中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那份“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坚定行动,在提升数据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实现数据服务“时效”与“质量”双重提升,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提前布局,保障预警直达基层
为有效应对持续强降雨天气,江西省气象数据中心开发并上线省市县三级“云盾”气象预警机运行监控平台,并建立全省预警机运维沟通群,为各县气象局配置IP白名单,方便其在线监控所辖区内预警机运行情况。这样的一系列举措,确保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直达基层防汛值班室、防汛责任人手中,为乡镇(街道)科学有效开展防汛救灾工作提供支撑。
优化业务,加强灾害天气监测核查
在暴雨来临前,为提升数据高质量服务能力,江西省气象数据中心对气象数据智能化处理业务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完善大风、冰雹等关键数据的自动质控处理程序,提升核查台站相关告警的精确性,增强针对灾害性天气的数据监测处理能力。据统计,在近期暴雨过程服务中,数据自动处理占比达80%以上,累计自动处理强降水异常记录665条、大风异常记录61条,冰雹误判记录3条。
完善流程,提升数据智能处理效率
“瑞昌武蛟气象观测站降水量在此次过程中偏小,影响数据服务,请核查反馈。”江西省气象数据中心在收到省气象台反馈的问题后,迅速建立降水黑名单管理流程机制。质控人员密切监测数据质量,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相关台站。6月27日13时,龙安镇仪器故障,出现异常降水量,基于降水黑名单智能化处理系统,数据入库后仅1分钟即完成处理,并同步至“天擎”平台,支撑全省预报预警服务,处理效率提升90%以上。
(作者:徐全倩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