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候变化已然成为事实,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显然是审时度势之举。实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最能体现“气候行动最前线”。早在2011年,中国气象局就出台了《现代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开始布局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体系和能力建设。
在中国气象局党组部署下,国家气候中心于2016年成立了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致力于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建设。2019年7月,由国家气候中心研发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通过业务化评审,并随即在国家级业务单位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
何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主任王国复说,这是对气象灾害事件进行立体多维的客观化、定量化预测,并从风险对服务对象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进行前瞻性管理,而非只聚焦气象灾害事件的某个单点。这就要求,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重点在灾害发生前的预防,并且注重长期控制和管理,从摸清灾害发生的客观规律到识别灾害风险区域、评估灾害风险水平,再到管理并降低灾害发生的影响,进而形成闭环。
为什么要进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王国复提到,实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一是应外在形势,二是应内在需求。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灾害风险形势严峻。气象灾害更是呈现出四大特征——频发性(年年周而复始,一年四季皆有);分布广(遍布全国各地,影响程度不一);灾种多(南方台风暴雨,北方冰雪沙尘);灾损大(损失积累大,占1%—3%GDP)。另外,全球变暖也加剧了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多项研究认为,全球变暖造成极端灾害事件呈现多发、强发、并发之势。
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角度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也是应需之举。与其注重灾后救助、减少灾害损失,不如向注重灾前预防、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其次,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实施面临着两大难题——人口密集、高暴露度的城镇和高脆弱性的农村,这些因素增加了防灾减灾的困难,实施灾前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更显必要。最后,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气象业务发展也要实现从灾害性天气预警向气象灾害风险预估转变,这也是向基于影响预报的转变。
外在形势刻不容缓,内在需求亟待满足,所以行动才坚定迅速。历经8年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其业务基本实现客观化、定量化和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技术体系已初步建成。目前,包括台风、暴雨、干旱、高温等重大灾害实时监测识别和精细化风险评估技术成功研制,形成了不同时空尺度的灾害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估、风险区划等一体化的业务技术流程和规范。此外,建成了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系统(天鉴),该业务系统覆盖灾害风险管理等7大类业务,具备了从灾害监测识别、影响评估到风险预估和精细化区划等业务功能,每年依托该系统编制的决策服务材料多达200—300份。
为了摸清灾害风险底数,识别高风险区域并客观评价灾害综合风险水平,2020年以来,在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的统一协调部署下,国家气候中心牵头联合多家单位,组织完成了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阶段性工作,编制了10灾种20个技术标准,开发了31个省(区、市)的风险评估与区划系统软件,并通过开展全国性技术培训和专题研讨,实现了客观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向全国各级气象部门的辐射。基于普查形成的首个历史气象灾害事件库,为客观化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发展和新技术研发,提供了翔实的研究样本。
未来,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如何加强?王国复建议,从预警系统、风险评估、应对方案、跨部门协作、教育宣传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气象监测和预测技术,及时发现可能的气象灾害风险,并快速发布预警,帮助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形成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闭环,减轻灾害损失。根据地区、行业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明确风险等级和分布情况,有的放矢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包括应急预案、救援调配、物资储备等在内的气象灾害风险应对方案,确保应对有序、有效。此外,各部门之间关于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协作及信息共享要加强,金融保险行业在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和损失分担中的作用也可充分挖掘发挥,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科普宣传工作需强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同步,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危与机并存,不确定性中有风险也蕴藏机遇。气象部门直面风险、管理风险,在避害之外,也在积极争取并不断抓住机遇“趋利”,时刻走在“气候行动最前线”。
(作者:刘蕊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