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续高温少雨影响,当前,华北、黄淮、江淮气象干旱迅速发展。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强化监测预报预警,积极抢抓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加强部门联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6月18日18时,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气象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联防联动
“今年干旱严重,从玉米播种到现在,这已经是第二遍灌溉了。”日前,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老君庙乡闫砦村种植大户吴红伟抓紧浇地。
不只是河南,高温干旱还影响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区。
面对旱情,6月14日,中国气象局、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强化监测预报预警,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切实做好黄淮海抗高温抗干旱、保夏播保全苗工作,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在天津,市气象局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及无人机探测技术,在作物种植区域监测种植面积、种植密度、作物长势等,并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技术进行精细化作物种植分布提取,开展基于1公里网格的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服务。
当前,皖北地区的玉米、大豆等夏作物正值播种关键期,安徽省气候中心每日定时制作并发布“安徽省气象干旱监测图”,滚动开展气象干旱风险预估,发布重要气候公报 ;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每日发布安徽省分区域分层干旱监测指标,加强对地表干旱高精度动态监测;省农业气象服务中心针对旱情制作夏种适宜度预报,联合省农技推广总站制作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在河南,省气象局成立五个工作指导组,深入郑州、南阳、平顶山、漯河、许昌、商丘、周口、鹤壁等地实地指导。同时,加强高温干旱对夏收夏种的影响评估,组织开展大田调查和干土层观测,发布全省陆表高温遥感监测产品,并联合农业农村厅发布农业高温干旱高风险预警,因地制宜指导科学抗旱保种保苗。
6月17日,河南省固始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前往旱情较重的南部乡镇,开展高温干旱天气对大豆、玉米的影响调查,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许烨摄影
连日来的气象干旱对陕西夏播出苗和经济林果生长不利。“近期高温还将持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灌溉,给树冠喷水,减轻高温干旱不利影响。”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云岩镇阁楼村,苹果气象服务中心专家积极开展果园调查和物候观测,与果业部门联合制定防御对策,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科普宣传。此外,陕西省气象台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小麦干热风预报预警服务,并与农业农村厅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机收高效推进。
向天借水
6月15日,位于河北省南部的漳滏河灌区临漳县狄邱枢纽,来自上游岳城水库的水哗哗流向下游“喊渴”的农田。“前段时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让渠道里的水流量只有三四立方米每秒。我们与气象等部门强化联合会商,及时调水,现在渠道里的水流量能达到二十立方米每秒,大大缓解了夏种用水紧缺问题。”成安县水利局四级调研员崔新玲说。
密切关注云系发展演变、加强联合会商研判……经过全面准备后,河南各地联合开展大范围多轮次空地一体化人工增雨作业,在人工增雨和自然降水的共同作用下,6月15日夜里至16日,河南淮河以北和信阳西部普降喜雨。本轮降水对缓和当前旱情、加快夏播进度、促进作物苗期生长、增加水库蓄水十分有利。
图为6月16日,中国气象局支援河南抗旱的新舟60高性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抵达河南新郑机场,助力开展空地一体化人工增雨作业。周爱春摄影
同样等来“甘霖”的还有山西。6月13日至16日,山西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开展飞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晋中、吕梁、长治、晋城、临汾、运城等地降下及时雨。
“目前,省水利厅已会同山东黄河河务局,协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调剂解决应急抗旱用水,向东营、滨州、济南等地调增应急引黄指标4.11亿立方米。”山东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于静介绍,在夏种用水关键期,省水利厅强化与气象部门联合会商,指导各地积极开展引水灌溉,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全力抗旱保苗。
在江苏,省水利厅依据气象部门预报预测,落实计划用水、错峰轮灌等措施,统筹江淮沂水源,实施应急供水,全力保障城市生活、重点工业及航运等用水。
沿淮淮北相关市、县把抢种作为当前首要工作任务,及时摸排旱情以及灌溉配套设施,统筹调配水源,保障村民抢种用水。“我们将持续关注天气情况,科学调配水资源,确保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转,为秋粮丰收夯实基础。”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楚村镇水利站站长曹敏说。
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持续高温干旱让种植户“捏了一把汗”。但大佘太镇红明村的辣椒种植大户刘瑞却没那么担心。今年,刘瑞积极改变传统灌溉模式,引进了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模式,让喜水作物在不怕旱的同时又能节水不减收。(张妍、马洵、王洁、武雅丽、周爱春、王兵、马楠、张明、杨艳超、马丹萌、李红梅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张宏伟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