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呼唤农业保险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05-10-25
分享到:0

  秋十月本是丰收的季节,但对浙江杭州周浦、袁浦等地的不少水稻种植户来说,既无奈又伤心。原来这里即将开镰的水稻,由于国庆期间气温、降雨变化幅度太大,得了青枯病,纷纷倒伏,大约有10%的水稻受损。

  “如果办了农业保险,后果不会这么严重。”当“麦莎”席卷而来,浙江省嘉兴市90%以上农业大棚设施被毁,农田受淹,瓜果吹落,蔬菜浸烂……许多农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该市黄姑镇秀平桥村葡萄种植户顾方明70多亩葡萄园全部受灾,未成熟的葡萄吹落一地,直接经济损失10多万元,全家人一筹莫展。新埭镇种植大户沈根付200多亩大棚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直接经济损失估计100多万元。

  “如果有农业保险,园区就能很快恢复生产,不至于造成目前缺少资金难自救的状况。”面对灾难,迷茫、无奈笼罩在沈根付的心头。

  目前,农村保险业务主要是农房综合保险,以农房为标的物,房屋坍塌及造成人员伤亡才予以赔偿。严格意义上讲,这些显然不是农业保险。

  据嘉兴市保险公司有关人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保险公司曾在嘉兴全市推行过农业保险,但由于保险公司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农业是弱质产业,一场台风暴雨或低温冻害,往往造成农户巨额的损失,保险公司得担负巨额的赔付,再加上当时农民对保险的认识不够,愿意花钱买“护身符”的农民屈指可数,如此高风险、高成本的亏本“买卖”便逐渐萎缩,直至取消。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非常需要系上农业保险这根“安全带”。据了解,光9号台风使嘉兴全市农业蒙受损失约两亿多元。而前些年,自然灾害几乎每年都给全市农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为没有办理保险,一旦受灾,政府不得不拨出财力支持农民恢复生产。尽管如此,农民灾后自救资金依然不足,一些损失惨重的种养业大户根本无法恢复生产,单靠政府部门补助显然不是办法。农业无保障、灾后无赔偿,挫伤了农民进一步发展效益农业的积极性。要避免“多年致富抵不过一次天灾”现象的发生,一条重要的途径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

  农民的忧患,其实早装在了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的心中。他多次表示,要加快探索建立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尽快组织实施农业保险试点,分散农业灾害损失风险,解除农业劳动者后顾之忧,为农业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在浙江省气象局检查工作时,茅临生要求气象部门利用好气象资源,开展气象灾害的专业评估,根据评估建立救灾体系、保险体系。

  在农业保险中,气象将扮演什么角色?众所周知,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农业是对自然灾害尤其是气候条件和气象灾害最为敏感的行业。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它不仅每年对农业部门造成重大损失,而且直接导致农业劳动者减产减收并因灾致贫、返贫的现象。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有加剧趋势。

  记者从浙江省气候中心了解到,气象在农业保险中大有作为。丰富的气象资料、农作物灾害指标体系及气象灾害评估研究成果为设计险种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密布全省各地的地面自动监测网为农业保险赔付提供服务基础;及时发布灾害预警,利用气象部门短期、中长期等天气预报及气候预测,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服务,使农民能在灾前采取农业设施加固、农作物防冻保暖、蓄水抗旱等有效措施,将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可降低保险赔付。

  这样一来,三方受益,保险部门有利可图,获得可持续发展;农民在灾后能迅速恢复生产,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利于粮食安全;气象部门对农业保险的深入服务,可进一步拓展领域。

  “浙江省灾害风险区划的建立是气象为农业保险服务中的重头戏,对全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作准确评估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浙江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姚益平告诉记者。

  农业保险险种的设计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如何控制防范和转移农业生产的风险、灾害风险区划、费率区划及险种的布局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核心是灾害风险区划的建立,它是保险区划、费率区划的基础。为此,气象部门还要收集、整理目前已有的各种气象要素资料以及浙江省的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灾害指标及各种的生育期总量指标;建立以县区域为单位的气象灾情数据库;收集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此外,气象部门还要利用灾害的小概率事件,设计险种,并依据短期天气预报和农作物生长指标,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模型。据悉,目前,浙江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已申报了国家科技部项目,浙江省气候中心已对全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作了初步分析,就建立浙江省农业保险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建议。

  嘉兴市海盐县作为全省开展此项工作的试点县,目前已完成30年各类气象灾害的分类统计工作,气象灾情调查初步结束,各相关部门认识趋于一致。不久,农业保险工作将在该县率先展开,到时,有农业保险撑腰,农民朋友们再也不必为自然灾害而忧心如焚了。 (来源于2005年10月25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赵小兰 通讯员 许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