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台风行踪的人们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1996-07-29
分享到:0

  1949年,上海解放初期,当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同志语重心长地说:“台风、暴雨不但从顶上来,还从地上翻江倒海一起来,比美、蒋的飞机还厉害,要是我们早知道,采取预报措施,就会减少损失。”陈毅市长的谆谆教导使上海的气象工作者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攻克台风预报难关成了他们锲而不舍的奋斗目标。

  尽管上海气象科研人员一茬换一茬,但他们研究台风的工作始终没有停止,不断向着台风“王国”前进。

  早在五六十年代的台风研究早期阶段,他们就已引进统计数学模型,结合天气分析诊断,研制建立了半客观化的台风路径中期预报方法。

  70年代初,在中央气象局组织下,成立了由沿海各省气象部门和有关高校参加的台风科研协作组,上海市气象局和中央气象台一起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国的台风科研工作。这种组织方式不但为台风科研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志于研究台风的科技人员能经常汇集上海,切磋技术难题,而且为以后成立上海台风研究所打下了基础。经过三四年的努力,一批科研成果脱颖而出,涌现出以“统计—动力”、“统计—天气”、“相似原理”和“气候—持续”为主要内容的台风路径客观预报方法。

  自1976年起,每逢台风季节,有11种台风路径客观预报方法的预报结果在气象部门内部公开广播,从而改变了过去台风预报几乎全靠经验判断的局面,使我国台风路径的预报手段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70年代末期,在中央气象局的筹划下,全国唯一研究台风的专业研究所——上海台风研究所,于1978年成立,束家鑫先生任第一任所长。他上任后,在李叔庭、蒋德隆等气象专家的密切配合下,迅速组成强有力的科研班子,以突破疑难路径为重点,全面部署了台风科研工作。经过潜心研究,台风科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科研成果成批涌现,从1978年到1990年,共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获中国气象局、上海市政府和市农委级奖18项,获上海市科学大会奖和市气象局一等奖92项。

  “八五”期间,《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台风所的科研人员承担了其中部分专题和子专题的研究任务,还主持研究“台风及其灾害性天气业务预报方法研究”课题,同时,承担了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东海台风预警服务系统”的研究任务。这是继“六五”、“七五”后的又一次台风科研高潮,研究内容更加广泛、全面和系统,包括了台风路径、强度、风雨和灾情的预报方法和部分台风机理研究。经过新老台风科研人员辛勤耕耘,分别建立了台风路径的东海数值预报模式、新一代西北太平洋统计动力模式、动力释用、统计释用、人工智能预报、中期路径趋势预报模式、客观预报方法的综合集成方案等等,同时还建立了台风强度的统计动力预报方案和近海台风突变的诊断研究方法及台风路径预报业务评估系统,台风数据库和服务库,都安装在DEC240台风工作站及CD4680小型机上。

  从束家鑫所长到金汉良、徐一鸣、费亮和现任的郭昌明所长,他们都注重科研与业务相结合,每年台风季节,他们都组织科研人员对成果进行应用检验和改进。1975年建立的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统计动力预报方法(SD75方案)曾在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有较好的预报能力。虽然该方案的主要研究人员相继离开台风所,但后继人员仍然继续改进和完善该方案,他们形成了SD85方案,1991年投入业务应用,替代了原来的SD75方案。之后,在“八五”期间,他们又进行自动化处理功能改造,在SD85基础上又推出了自动化程度更高的SD<sub>90</sub>方案,预报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上海台风所的科研人员就是这样,在探寻台风行踪的征程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着。 (来源于1996年7月29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陆亚龙 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