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干旱气候与疾病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0-04-22
分享到:0

  来自旱区的报道,受持续性异常干旱的影响,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比往年同期明显偏多,这与干旱的天气条件下细菌、病毒活跃和人体生理活动受到影响有关。据科学研究,人体感觉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至70%。长时间置身于干燥的环境里,人体的健康会受到诸多不利影响。由于空气湿度小,流感病毒在干燥的环境中繁殖速度加快,附着在浮尘上存活,会加速感冒的传播;而由于“湿沉降”不能顺利进行,也会使得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容易引发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空气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嘴唇干裂、鼻孔出血、喉咙燥痒等现象。

  由于久旱无雨,天气温暖干燥,加之生活不规律,导致人体生理机能发生变化,血流速度减缓,血黏度增高,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老年患者很容易发生脑血管痉挛、冠心病等疾病。这些疾病隐蔽性强,有时来得快、病情重,易于导致猝死。

  传统医学和现代流行病学都认为,疫病的发生、蔓延均和一定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当空气湿度低于40%时,鼻子和肺的呼吸道黏膜就会脱水,弹性降低,使得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会引发肺炎和哮喘。

  同时,持续性干旱气候利于霍乱、痢疾及甲型肝炎等肠道疾病传播。

  旱灾是一种渐进性灾害,危害群众健康的首要问题是大面积人群饮用水短缺;随着生活环境恶化,清洁、消毒条件受限,易引起各类疾病如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如旱情持续过久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等疾病的流行。根据中国初步疫情风险评估,干旱增大了干旱地区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甲肝、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生甚至暴发流行的可能性,影响到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相关因子变化。

  持续性干旱气候也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容易使人疲劳、烦躁和发怒,各类事故相对增多,甚至犯罪率也有所上升。如纽约1966年7月的长时期干旱高温期间,凶杀事件是平时的138.5%。专家指出,交通事故增加与天气长期干旱气候也不无关系。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小时,人的大脑组织和心肌对此最为敏感,容易出现头晕、恶心或一些心理问题。如情绪不好、无精打采、急躁、易激动等,以致发生一些生活中的意外,这就是长时间干旱易出现的“易激惹现象”,一般集中在中青年和正处在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身上。

  最后,持续性干旱气候还易导致多发性皮肤病。由长时间干旱、多风、气候干燥等因素导致的皮肤瘙痒患者明显增多,而瘙痒通常是由皮肤疾患引起的。 (来源于2010年4月22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袁长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