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评

透视《2022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系列报道②
打牢气象高质量发展基础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30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快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自身基础能力的不断提升。

2022年,气象部门统筹推进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及信息支撑能力建设,强化气象雷达技术性能和协同观测,提升风云气象卫星定位定标精度和应用服务能力,构建一体化数值预报模式系统框架,推进气象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开展气象服务数字化转型,气象业务基础能力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综合气象观测网络不断织密

“精”字当先,监测为基。2022年,从卫星到雷达,再到地面观测和高空观测,综合气象观测网络不断织密,全球最大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愈发精密。

以提升应用水平为导向,2022年,风云气象卫星应用先行计划落地见效,卫星应用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风云地球”系统研发成功并在全国推广,国产快速辐射传输模式优化升级并业务化运行,卫星资料对数值模式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各地,气象部门围绕地方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强化多源卫星资料本地化应用和遥感产品开发,开展农业气象、蓝藻水华、沙尘等生态遥感监测服务,得到地方政府高度认可。放眼世界,风云气象卫星持续为12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相关数据产品和服务,在世界气象组织二区协、五区协的用户知名度和使用率均排名第一。

瞄准防灾减灾迫切需求,气象雷达“大国重器”作用凸显。2022年,全国新建天气雷达67部。启用先进的S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雷达数据一致性和产品频次显著提升,大幅提高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能力。雷达气象中心组建完成并初步发挥效益。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全面实现“即扫即传”,数据用于提供服务的时效缩短到50秒。以天气雷达资料应用为主的短临预报业务平台建成,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时效提前几十分钟至数小时。天气雷达拼图产品升级并在国家级和省级试运行,产品更新频次缩短到6分钟。

致力实现广泛覆盖,地面观测站网布局更加科学。2022年,我国新增多要素自动气象站5628个,总数近7万个,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气象观测站平均站间距11.6千米,面向海洋、交通等行业的气象观测共建共用合作进一步加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时长从1小时缩短至1分钟,通过建立基于观测预报互动模式的站网布局设计和观测能力评估业务,全国气象观测站网顶层设计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被世界气象组织誉为“最佳实践”。 

聚焦构建立体观测网络,高空气象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展北斗探空业务化试点运行,测量精度、稳定性、环境适应性进一步提升。根据气象防灾减灾需求,规划并开始建设风廓线雷达、毫米波测云仪、微波辐射计等多种类型地基垂直遥感探测设备,有效提升高空气象观测时空分辨率。

精准预报系统加快构建

精准预报在基础业务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在业务链条中处于核心位置。2022年,预报水平不断提高,聚焦“五个1”(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球气候异常)精准预报目标,引领预报技术持续创新、流程不断优化、体系更加完备。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向更精准和全覆盖拓展,预报要素向灾害性天气延伸。

地球系统多圈层数据资源更加丰富。中国气象局推动全球气象数据“应收尽收”,实现全球地面、高空等8类178种国际数据稳定收集;全部要素“应解尽解”,日均可用数据记录数增加14.3%;部门内实时数据“应传尽传”,地面数据上传率提高至93.72%。中国气象局新一代超算系统完成招标采购,国家级气象超算系统计算能力超过60PFlops,存储能力达到180PB。

数值预报“中国芯”更加强大。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4.0版业务运行,集成了快速辐射传输模式(ARMS),卫星同化资料占比达80%,北半球可用预报天数首次突破8天。模式水平分辨率由25千米提高至12.5千米,并且新增降水相态等产品。

无缝隙网格预报更加精准。降水临近预报实现逐10分钟快速滚动更新,短中期预报时间分辨率达到1小时、逐小时滚动更新。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至42分钟,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1%。气象部门提前10分钟至20分钟成功预警江苏龙卷风;分别提前55分钟和8小时对四川彭州和青海大通突发山洪灾害做出短临预报和预警。

气候资源服务效益再创新高。风能太阳能短期预报时效延长至14天,形成风能太阳能月预测业务,提升了生态气候预测能力。气象部门基本建立涵盖规划、交通、电力、能源等主要领域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体系,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系统完成全国部署。出台23部地方性气候资源法规和政府规章,完成790余项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评估。

一图速览气象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作者:刘钊 责任编辑:张林)

相关新闻: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