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动”了吗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0-07-21
分享到:0

  7月19日是入伏第一天,也是北京的一些医院开始贴敷“三伏贴”的第一天。这个夏天高温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据天气预报,近日北京地区将进入“桑拿天”。而同时长江淮河洪水成灾,阴雨连绵。如此天气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哪些影响?

  阴雨潮湿催生 “郁闷族”

  “阴湿的天气,洗的衣服都干不了,我出差带回一堆脏衣服。关键是太影响心情,心烦意乱。”刚从南方回来的网友 “鱼的水”说。

  阴湿天气还会对人的心理造成消极影响。寻医问药网站心理门诊的在线医生告诉记者,很多人在潮湿天气里会无故感到疲劳,情绪烦闷抑郁,脾气也易变得焦躁。这是因为气压、温度、湿度、日照、风等多种气象因素都对人体有影响,导致情绪起变化。连续阴雨天日照少是催生“郁闷族”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高温、高湿、阴雨以及一些异常天气事件,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资料表明, 1982年至1983年的 “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全球大约10万人患上了抑郁症,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了8%,交通事故也至少增加了5000次以上。

  心理素质较差的人也易因为混浊空气而诱发抑郁症等一些心理障碍。寻医问药网在线医生介绍说,如果气压变化过大过快,就会使人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缺氧症状。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又会引起情绪的紧张和烦躁。

  高温最怕情绪中暑

  众所周知,人体是恒温的,为保持体温不变,就要不断向外界排出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使皮肤温度高于外界温度。

  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高于28度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人体在30℃以上就会部分启动汗腺以排出体热, 35℃时身体汗腺会全部投入工作;气温高于34℃,并伴有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 37℃以上的高温对人体的蛋白质有一定的破坏。若人体温度达到40℃以上,生命中枢就会直接受到威胁。

  这是因为人体是经过大脑的中枢神经来指挥正常活动的,由于高温天气的出现,导致人体的热平衡被破坏而产生中暑和其他疾病。所以气象上就把当日最高气温≥32℃时定为高温天气。

  温度升高除了会导致人注意力不集中和消极情绪增多外,还会产生两个心理学上的理论模型: “热假说模型”——当物理环境中达到不舒服的高温时会增加攻击动机和攻击行为; “消极情感逃离模型”——在负面情绪的低整体水平上,攻击动机在某些情境下会支配逃跑动机。这两个模式一个可能导致恶性犯罪的产生,一个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雷雨过后心情爽

  空气是由无数分子、原子组成的。当空气中的分子或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便形成带电的粒子,称为离子;带正电荷的叫正离子,带负电荷的叫负离子。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负离子不仅能促成人体合成和储存维生素,强化和激活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体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它又被称为 “空气维生素”。并认为它像食物的维生素一样,对人体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雷雨过后空气好,这是大家都经历过的感觉,那是因为,每当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雷电的作用下,离解出带负电的负离子。负离子矿物晶体辐射的远红外线与人体协调很好,可被人体全部吸收。所以,雷雨过后通常人会感到心情舒畅。 (来源于2010年7月21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