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抗寒锻炼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1999-02-01
分享到:0

  北极附近,有些人能够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野外打猎、捕鱼并生活,而绝不会发生冻伤现象;相反,在我国南方地区生活的人,一旦逢上“冷冬”,或冬季去北方地区,则很容易发生冻伤。这是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有差异。

  要想提高人的“冷适应”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抗寒锻炼,我国古代医学中的“秋冻”说,就包含着“抗寒锻炼”这层意思。

  如何进行抗寒锻炼呢?接触寒冷似乎是惟一的途径。挪威一位科学家曾对山区中学生进行过抗寒锻炼的研究。受试学生白天在户外打猎捕鱼,晚上只盖一条毛毯露宿在气温为3℃左右的野外。两周以后,这些中学生已经能在这种低温环境下熟睡,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受过“冷训”的学生冻疮率和感冒率都为零。当然,实际生活中,切实可行的措施是适当增加低温下户外活动时间,让肌肤较长时间地暴露在冷空气中。当然,年老体弱或病患者,此举须慎重,医疗气象学家研究发现,年轻人每天在0℃左右的环境下活动3小时至5小时,年老者在-10℃左右的环境下每天慢跑7公里,一个月后,即可取得满意的抗寒效果。这些“训练”,可以增强人的心肺功能,使运动的耐力增加,手足在寒冷的环境中能保持较高的皮肤温度,同时,末梢血管的收缩能力增强,手足的灵活性也大大提高。

  冷水浴也是接触寒冷的一种有效方法。要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水温开始选择为15℃,渐渐可降至8℃;先是冷水洗脸、局部擦身,最后方可全身冷水浴。如果冷水浴能坚持一个冬天,那么将会大大提高人的抗寒能力,避免或减少冬季患感冒和其它疾病的机会。 (来源于1999年2月1日《中国气象报》作者:霍寿喜)